综合新闻

我校举行系列活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4周年

稿件来源:后勤集团 附属第一医院 肿瘤防治中心 中山大学报 作者:新闻中心 编辑:金凤 发布日期:2015-06-30 阅读量:

在建党94周年到来之际,我校举行了系列庆祝活动,并对数位优秀共产党员进行了采访报道,展现优秀共产党员的优良品质,发挥优秀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我校后勤集团党委立足实际,组织开展了庆“七一”系列活动。后勤集团党委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工作安排,走访调研、讲授专题党课、组织开展“党在我心中”党史知识竞赛及爱国主义教育专题讲座、展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挥洒青春与热血为祖国革命和建设无私奉献的事迹,使党员干部接受了一场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后勤集团党委举行了新党员入党宣誓、老党员重温入党誓词过“政治生日”活动,使大家坚定信念和增强决心,永葆共产党员的本色;组织党员干部参观了红色革命教育基地,了解革命斗争的历史,使大家接受到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的洗礼。

附属第一医院举行“中山一院最美党员医生、护士”颁奖会

我校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一院”)于七一前夕举行了“中山一院最美党员医生、护士”颁奖会,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4周年。我校副校长余敏斌在会上高度肯定了中大医科在教书育人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和对优秀文化的传承。中央电视台2014“寻找最美医生”活动获奖者——中大医科校友陈建屏、邓艳琴、刘隽和附属第一医院医生詹红作为特邀嘉宾在会上接受访谈,讲述了对母校感恩情怀和对“医病医身医心,救人救国救世”祖训的深刻理解及践行感悟。此次“最美党员医生、护士”评选活动得到了18万多人次关注,投票数达80多万,颁奖会揭晓并表彰了“中山一院最美党员医生、护士”各10名,“中山一院最美党员医生、护士”提名奖各10名。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党委书记肖海鹏号召全医院职工向先进人物学习,弘扬正能量,为中山一院的美好明天努力奋斗。

肿瘤防治中心党员专家为广西百色市民进行义诊

肿瘤防治中心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模范先锋作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党委书记李建超、副书记彭望清的带领下,中心党支部书记及部分党员干部前往广西百色市开展了医疗对口帮扶和基层党建交流活动。到当地后,帮扶队伍兵分两路,一路直奔当地森林广场为市民提供义诊服务,一路前往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开展学科对口帮扶,受到了当地医院同行和市民的欢迎。义诊活动现场,群众广泛参与,共接诊患者300多名,发放健康宣教资料600多份;在右江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心全体成员与该医院领导班子、职能部门领导、党团支部书记、委员等相聚一堂,就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展开了热烈的交流与讨论。去百色老区帮扶期间,肿瘤防治中心党员干部先后参观了红七军军部旧址粤东会馆、百色起义纪念馆和百色起义纪念碑,了解到邓小平同志在百色工作期间的丰功伟绩,感受到百色起义革命先辈不畏艰险,敢于牺牲,英勇奋斗的革命精神,受到了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的熏陶。

同时,有一大批优秀的共产党员奋斗在各自的岗位上,他们踏实勤奋、努力专研,他们在各自领域勇攀高峰,在为人处世中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扬社会正能量的榜样作用。

生命科学大学院青年教师吴艳

生命科学大学院青年教师方坚鸿

生命科学大学院郑利民、庄诗美教授研究团队完成的“组织免疫微环境促进人肝癌进展的新机制”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该研究团队的五名核心成员中,吴艳和方坚鸿都是生于80年代的青年学者。他们的方向各不相同,但互为补充、共同推进。他们认为,“一个优秀的团队能提供很好的资源和平台,与功力深厚的师长探讨交流能令我们走得更远。在借助这些优势的同时,我们能更加投入地钻研自己的领域,从而也推动团队的进步。”在教学中,吴艳表示,她会学习师长们谦逊包容的态度,为学生探寻学术之路提供更好的指引,并感叹道:“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成功一定需要努力。”方坚鸿强调,“失败的实验是有意义的”,而科研工作者更要懂得“一个人的快乐不在于他得到的多,而在于他计较得少”。

中国新闻史学会“首届国家学会奖”杰出青年奖获得者、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志安教授

无论在传播学界、新闻业界还是在政府部门,中国新闻史学会“首届国家学会奖”杰出青年奖获得者、我校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志安教授都因“精力旺盛、年轻有为”、“负凌云壮志、怀公益之心”而享有盛名。《南方都市报》前不久报道称,他“语速飞快,思维敏捷,精力旺盛”,是“游走于新闻学界、业界、政府之间”的三栖学者。在学校,他被同学们称做“小超人”,因长期专注于新闻生产、新闻从业者的研究,他对新闻业界的熟悉程度异乎常人,对公共事务的关注热情格外高。他的新浪和腾讯微博粉丝超过百万,微信公众号“一本政经”粉丝数万,再加上讲课水平极高,颇受大家肯定。

附属第一医院石汉平教授为病人诊治

我校附属第一医院的石汉平教授是我国肿瘤营养学学科的奠基者、带头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他的名字,对于患者来说,就是希望,就是尊严,就是发自内心的感动和信任。他爱病人如亲人、待病人如朋友、视病人为老师,“以同一颗仁爱的平常心对待不同的病人,维护生命的至高无上,追求治疗的至善至美……”谈到对党员的理解时,他说:“一个党员,首先必须是一个乐于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的人,同时必须是一个有能力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的人。”

孙逸仙纪念医院已退休医生梁纪、附属第一医院教授郑振声伉俪

我校孙逸仙纪念医院已退休医生梁纪,自入党以来,一直践行着入党时自己许下的承诺,“要当一个好党员,不拉帮结派,尽心对待工作和病人,努力回报社会”。梁纪是一位有着近60年党龄的老党员。2015年4月23日,孙逸仙纪念医院举行了由梁纪捐款一百万而成立的首个爱心互助基金——“离退休职工互助基金”启动仪式。这笔钱是她工作多年积攒下来的工资及在上市公司实验室当科研指导得来的收入。梁纪认为,自己没有太多的物质追求,生活简单安逸就好,儿女早已具备独立生活的能力,自己的积蓄应该捐献出来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梁纪的丈夫郑振声教授是中国体外反搏基础理论、仪器研制及临床应用的创始人。在个人经历与成长中,他渐渐在心中埋下了“个人安危、前途系于国家民族,若非奋发图强,万众一心,无以使国家复兴”的种子,努力钻研、报效中华成了他一生的执念。“成为一名和善对待病人的人道主义者,成为一名真正医者仁心的大夫”是他行医做学问一直的努力追求。

据悉,学校及相关部门、院系以各种形式举行各类活动,庆祝中国共产党的生日。在风风雨雨中,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不平凡的94年;中山大学也即将迎来91岁生日。一批批优秀的共产党员肩负时代的使命,在各自岗位上,为国家、民族的富强和文明奉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向我们千千万万默默奉献的党员同志致敬,向为学校事业发展辛勤付出的党员师生员工们致敬,为我们伟大的党的生日而庆贺!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