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我校与清华大学研究团队共同发表表观遗传学领域重要研究成果

稿件来源:中山眼科中心 作者:范心 编辑:金凤 发布日期:2015-05-27 阅读量:

近日,我校中山眼科中心魏来教授研究团队与清华大学医学院董晨教授团队共同发表了表观遗传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该成果发表于2015年4月7日的国际权威期刊Immunity杂志(SCI影响因子19.748,CELL子刊)上,通讯作者为魏来、董晨。该成果发现,促进DNA去甲基化的Tet2蛋白可以特异性的激活CD4+T细胞中几个关键细胞因子基因的表达,揭示了DNA甲基化修饰如何调节辅助性T细胞分化和功能的关键分子机制。

表观遗传学调控对于CD4+T细胞的分化和功能起到决定性作用。DNA甲基化是一种常见的表观遗传学修饰,广泛参与了细胞内基因表达的抑制性调节。近几年,科学家们的研究重心逐渐从4种基本碱基转移到其他经过修饰的碱基,从5-甲基胞嘧啶(5mC)、5-羟甲基胞嘧啶(5hmC)、5-甲酰基胞嘧啶(5fC)到5-羧基胞嘧啶(5caC)。这四种经过修饰的碱基也被称为“新四大碱基”。它们共同组成的DNA甲基化-去甲基化的循环是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调节基因表达途径。Tet蛋白能够将哺乳动物基因组中的5mC逐步氧化成5hmC、5fC和5caC。胸腺嘧啶糖苷酶(TDG)能够选择性识别和切除5fC和5caC,使其恢复为普通胞嘧啶。然而,Tet蛋白家族(包括Tet1、Tet2、Tet3)介导的DNA去甲基化过程在免疫应答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并不明确。

魏来、董晨研究团队全面分析了5hmC和5mC在CD4+T细胞基因组中的分布情况。他们发现,5hmC位于种系特异性标记基因的转录调控区域。Tet2蛋白被招募到这些含有5hmC的区域,和关键转录因子一同调控标记基因的表达。如果去除T细胞中的Tet2蛋白,细胞因子的表达会明显降低,而且Tet2在自身免疫疾病中也控制着T细胞的细胞因子生产。该研究不仅揭示了表观遗传修饰DNA甲基化-去甲基化调控T细胞功能中的重要作用,更为DNA甲基化调节药物治疗炎症性免疫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