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韩礼德汉语教学研究70年纪念活动在我校举行

同期举办第十四届功能语言学与语篇分析高层论坛

稿件来源:外国语学院 作者:外国语学院 编辑:刘嘉 发布日期:2015-05-19 阅读量:

5月13日,庆祝韩礼德教授从事汉语教学与研究70年纪念活动暨第14届功能语言学与语篇分析高层论坛在我校举行。论坛由我校外国语学院、国际汉语学院联合主办,主题为Language Teaching and Language Learning。这一主题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70年前的5月13日,韩礼德教授第一次在英国军队教授汉语课程。70年来,他在语言教育领域的关注和投入,在英语和汉语语法方面的研究,他创立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以及该理论在教育背景下的应用,都对语言教学与研究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

韩礼德教授发言

论坛开幕式、闭幕式分别由常晨光教授、黄国文教授主持。大会主讲人依次作主题演讲:Jonathan Webster教授作《Three Histories: Halliday as Learner, Teacher, Grammarian》演讲,M.A.K. Halliday教授作《Some Experiences of a Teacher of Chinese》演讲,岑绍基教授作《Applying Systemic Functional Approach to Teaching Chinese to Non-Chinese Speaking Students》演讲,Christian Matthiessen教授作《Language Teaching: Systemic Functional Reflection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a Life-long Language Learner》演讲,周小兵教授作《从韩礼德谈汉语教学本土性》演讲,Kazuhiro Teruya博士作《Teaching Japanese Systemic Functionally: from Introductory to Advanced Levels of Japanese Language Capacities》演讲。

90岁高龄的韩礼德站立发言35分钟,他基于自身汉语学习和教学的经验,论述了海外汉语教学与学习的若干原则和问题,包括:听说领先,拼音的阶段性使用(6-9个月);发挥本土教师的作用;语法规则的操练与掌握;学习者差异;聚焦意义与聚焦形式的关系等等。

庆祝韩礼德教授从事汉语教学与研究70年纪念活动暨第14届功能语言学与语篇分析高层论坛在我校举行

韩礼德教授是当今国际语言学界最具影响的语言学家。他1942年开始学习汉语,1945年开始教汉语。1947年到北京大学研习中文,1948年获伦敦大学学士学位,同年底在北大跟随罗常培先生进行历史语言学和汉藏语系的研究,1949年到岭南大学师从王力先生研习南方方言,1950年进入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同年发表有关珠三角方言考察论文;1955年获博士学位;1956年发表论文《汉语语法范畴》;1958年博士论文《〈元朝秘史〉研究》出版。此后,韩礼德教授在汉语语法研究、汉语教学等领域发表多篇论文。他所创立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派目前在国际语言学界具有广泛影响。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