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中山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合作项目成功举办第四期临床研究本土课程主题活动

稿件来源:中山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合作项目工作小组 作者:中山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合作项目工作小组 编辑:蔡珊珊 发布日期:2015-05-20 阅读量:

自2013年中山大学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HU)签订第一期合作协议以来,两校在临床与转化医学领域进行了临床评估、赴美访问学者培训、本土课程讲授、联合研究等多样化的合作。5月9日至5月13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HU)代表团一行18人再次来访我校北校区,现场讲授第四期临床研究本土课程。来访期间,代表团成员利用教学间隙,与我校医学相关管理机构及各附属医院的部分领导、医生进行访谈,为日后建设临床与转化研究中心(ICTR)做准备。

5月9日,本次临床研究本土课程开班仪式在北校区拉开序幕,随即展开了五天紧张的现场课程。此次本土课程分为常规课程与短期课程。常规课程包括临床研究人员课程和协调员课程。与前三期的授课形式一样,常规课程以在线课程为基础和预热,从完成在线课程的学员中遴选出优秀学员参加本土课程。课程分为大课讲授及导师指导下的小组讨论,学员们在课程中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积极性,出色地完成了本期课程。此次临床研究协调员课程在前三期人才培养的基础上,将原本五天的课程改为三天的基础课程与2天的强化课程。基础课程用于招募新的学员以继续扩大协调员课程的受众面,而强化课程则重点招募以往三期协调员课程的学员,加深授课内容以进一步提高各位协调员的专业技能。本次的短期课程,JHU则带来了生物信息学课程、资深临床研究人员强化课程、课程开发以及设计课程,使受益人群扩大到医学系统的各个领域。

IRB建设合作会谈

教师预讲

在课程之余,来访团成员利用授课间隙与中山大学医疗系统相关管理机构及各个附属医院的相关人员进行了包括IRB建设、科研合作等主题的访谈或会谈,以期为二期合作建设临床与转化研究中心(ICTR)做准备。

此外,利用本次课程来访的午餐会,两校也举行了丰富多彩的学术交流活动。5月9日至10日的午餐会中,我校三位赴美学者向JHU代表团的成员用英语进行了其专业领域的课堂授课,与代表团成员一起讨论医学教育的技巧与方法。该形式的教师预讲,受到了广泛好评,有利于为即将要建设的临床与转化研究中心(ICTR)培养、储备一批与国际水平接轨的本土教师。

ICTR建设分享会

5月11日的午餐会上,我校副校长黎孟枫与JHU教员就未来二期合作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并交换了各自的看法和意见。最后两天的午餐会则分别以ICTR建设经验分享会与一期合作闭幕式为主题,结束了为期五天的课程来访。ICTR建设经验分享会由JHU的Adrian Dobs教授主讲,分享了JHU的ICTR建设经验,我校副校长魏明海、黎孟枫参会。该经验分享会也吸引了一批医学系统及附属医院的领导同事参加,反映效果良好,为日后在我校及各附属医院建立临床研究与转化中心打下了基础。

一期合作闭幕式则是在温馨的氛围下回顾了双方两年来亲密的合作及取得的成果,并展望了对二期合作的期盼。两年来,JHU不但完成了对我校临床研究基础设施的评估,同时也与我校开展了联合研究项目,并为我校培养了一批本土及赴美学者,在IRB及科研诚信、临床研究教育等方面,也取得了相应的成果。

王乃昱教授为师生带来经验分享

此外,在来访团到访的最后一天晚上,由本合作项目选派的赴美学者们自发组织的中山大学临床研究学术沙龙,邀请JHU的王乃昱教授作为沙龙主讲人,为广大师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经验分享。王乃昱教授不但为大家分析了一些临床研究中常见的统计问题,还依托我校5010项目评审专家的身份,为我校师生列举了一些申报5010项目时常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最后,王乃昱教授用一个小的医学案例分析,引发了大家热烈的讨论并圆满结束沙龙。

经过紧凑而充实的五天,JHU代表团在我校的本土课程主题活动圆满结束。目前,两校正在进一步磋商二期合作的先关事宜,以期进一步加强两校在科研、教育等各方面的合作。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