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下午,由校团委主办的“中山大学2014年度杰出青年志愿者及杰出志愿服务集体评选大会”在东校区行政楼举行。中文系党总支书记范元办,校团委书记黄毅,广东省青联委员、广州谷村投资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金明,中国志愿服务金奖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广州市启智服务总队队长李森,团省委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副主任龚庆,团市委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副主任袁卫根,研究生院管理处副处长郑平,校团委副书记刘泽炀,广州市海珠区蓝信封留守儿童关爱中心理事长周文华等出席本次活动并担任评委。
黄毅在致辞中表示,希望借助第29个国际志愿者日的契机,在校园内开展杰出青年志愿者和杰出志愿服务集体的评选,通过分享他们的故事和感动,为我校营造良好的志愿服务氛围,鼓励更多的同学投身到志愿服务事业中。同时宣传我校优良的志愿服务传统,宣扬中大人做志愿服务的笃行理念,推动志愿服务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中山大学2014年度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及五大杰出志愿服务集体自评选以来,历时两个月,得到了各二级院系团委(团总支)和各学生团体的积极推荐与广大学子的热烈申报,经过初赛评审,共有15名个人和10个集体进入到决赛。他们依次上台展示,与决赛现场四百多名中大学子分享他们的经历和感动。
“愿病痛不在沉默,知识走向被忽略的各个角落”,从一名爱好者到实践者,刘凤琪坚持着她的信念——“医者心,行者路”;作为汉语教师志愿者的黄妍琼,点点透露着“志愿与专业齐飞,奉献共成长一色”的理念;传播客家千百年文化历史,蓝育惠肩负爱与使命的李智敏,走进社区服务,关爱老人,多元化参与志愿服务,拥有一颗有温度的心;汶川地震幸存的陈思羽,怀抱感恩,坚持志愿服务;“旧药换新药”的项目创立者林师麟,立足专业,公益创行;而为遗体捐赠宣传则成为是杨茜未曾放弃的事业。
志愿者们以不一样的姿态为爱奋斗,志愿服务集体也以行动诠释着他们的爱与信仰。我校光华口腔医学院贯彻“关爱牙齿,博济苍生”的志愿服务理念二十余年不变;以“让贫瘠的土地上,再少一张愁苦的脸儿”为宗旨的爱心助学协会,用创新的“1+1+1”助学模式让资助者与受助者之间不仅有了金钱的支持,更有了情感的联系;审问笃行,心系社会,传递爱心,博学奉献,牢记责任,奉献自我,红十字会(学生分会)将自己的理念与大学精神相融合;青年志愿者协会秉承“生命不息,爱心不止,泱泱之爱,始于微末”的理念,践行着“服务校区,回报社会”。这些都是我校杰出志愿服务的缩影。
本次评选大会借助微信墙,实现了候选人与台下观众的积极互动,累计参与数达到近三千条。评选大会还设置了别出心裁的主评委制度,即在候选个人和候选集体分别展示后,主评委拥有一个选择候选人及候选集体直接晋级的权利。通过激烈的比拼,杨茜与青年志愿者协会成为幸运儿,获得了直接晋级的机会。
此次评选大会还打造出汇聚志愿者服务优良品质和杰出精神,象征志愿服务领域最高荣誉的“笃行石”,颁发给学生评委投票最多的个人和集体。李锦妍和青年志愿者协会获此殊荣。
“笃行石”取源于中山大学“校训石”,摘用“笃行”二字,有取“笃于思,行于力,以石为矢志不渝”之文化内涵,勉励中大学子在“为社会福、为邦家光”的志愿服务道路上,如磐石一般默默无闻,脚踏实地,坚定不移,予人力量,予人前行。“笃行石”以磐石为构型,磐石中央嵌有中国志愿者标志,“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八字志愿服务精神环绕其中。“笃行石”有个人和团队两款。个人款“笃行石”形如耸峰,象征着在志愿服务道路上茁壮成长、勇于担当、勇攀高峰。团队款“笃行石”形如叠山,环抱一团,凝聚力量,象征着志愿服务团队的团结友爱,奋发向上。
附:
中山大学2014年度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
序号 | 姓名 |
1 | 何荟茹 |
2 | 李锦妍 |
3 | 吴泽开 |
4 | 蓝育惠 |
5 | 陈琥 |
6 | 陈思羽 |
7 | 方浩超 |
8 | 林师麒 |
9 | 杨茜 |
10 | 黄妍琼 |
中山大学2014年度五大杰出志愿服务集体
序号 | 名称 |
1 | 青年志愿者协会 |
2 | 环境保护协会 |
3 | 红十字会(学生分会) |
4 | 爱心助学协会 |
5 | 中山医学院团学志愿服务队 |
中山大学2014年度笃行石获得者
序号 | 名称 |
1 | 李锦妍 |
2 | 青年志愿者协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