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中国古文献研究所所长黄仕忠教授主编的《清车王府藏戏曲全编》,及其与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所长大木康教授合作编集的《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双红堂文库藏稀见中国钞本曲本汇刊》,同时获2013年度全国优秀古籍图书奖一等奖。黄仕忠教授近十余年一直致力于海外藏中国戏曲俗曲文献的调查、寻访与研究,尤以对日本所藏中国曲学文献搜罗研讨最为深入。同一单位、同一主要作者,在同一时间获两项全国优秀古籍图书奖一等奖,这在学术界也是不多见的。这是对我校中国古文献研究所师生长期致力于基础文献整理工作的肯定。
《清车王府藏戏曲全编》
《清车王府藏戏曲全编》于2013年8月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共20册,1147万字,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通俗曲本整理工程。这是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的重点项目,并获国家社科出版基金重点资助,黄天骥教授、刘烈茂教授任顾问,黄仕忠教授任主编,由我校中国古文献研究所师生共同完成。此课题自1995年立项,历经十八载,有近百人参与了校勘整理工作。
所谓的“车王府曲本”,是指原由清代北京“车”姓蒙古王府收藏的俗曲文献,几乎囊括了道光至清末北京地区的演剧与说唱文本,是研究清代戏曲及俗文学的重要宝库。王季思先生称车王府曲本的发现,堪与安阳甲骨、敦煌遗书的发现相媲美。这些曲本在1925年秋流入书肆,由俗文学家马廉主持为孔德学校购藏,随后由顾颉刚先生编制了目录。顾颉刚1927年后任教中山大学,又遣人完整地抄录了一套,收藏于中山大学图书馆。王季思先生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即以中大藏本为基础,组织人手整理编目,撰写提要。1983年,王先生创建中国古文献研究所,又安排教师,作为集体项目共同编校整理,其后有系列成果面世。故中山大学在车王府曲本整理研究方面的成绩,也是几代人几十年努力的结果。《清车王府藏戏曲全编》,汇集了现今散存世界各地的车王府旧藏戏曲文本,并且广泛收罗同类剧本,用作参校,从而整理出完善可读的文本。所收的每一个剧本前面均撰有解题,说明著录情况、故事内容、本事来源、现存别本、据以参校的版本等,极大地方便了读者的利用。此外,在编校体例、异体字处理等方面,亦有所创新,为民间抄本俗曲文献的整理校勘,提供了借鉴。
《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双红堂文库藏稀见中国钞本曲本汇刊》
《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双红堂文库藏稀见中国钞本曲本汇刊》,由我校中国古文献研究所所长黄仕忠教授与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所长大木康教授合作编集,2013年10月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32册,汇集稀见中国曲本1100余种,每种均附以解题,据原本影印出版。
双红堂文库”出自日本著名书志学家长泽规矩也的旧藏,主要为长泽氏1926至1931年间在中国收集。该文库也是域外中国戏曲、小说、俗文学文献最为丰富的收藏。黄仕忠教授此前编选有《日本所藏中国戏曲文献丛刊》第一辑(与京都大学金文京教授、东京大学桥梁本秀美助教授合作),已经选录了来自该文库的孤本、稀见本明清杂剧、传奇刊本、抄本九种;此集所收,则以传统戏曲与俗曲曲本为主,主体为出自北京地区及苏州地区的钞本曲本。其中既有自清宫内府流出的精抄本,也有来自百本张、别埜堂、汇剧堂等民间书坊钞本,还有出自艺人、戏班的钞本,以及戏曲曲艺爱好者的抄本,其中有大批孤本及稀见之本。从体裁上看,有皮黄、昆曲、高腔等传统戏曲,也有子弟书、岔曲、鼓词、马头调、莲花落等说唱曲艺样式,对于研究清代及民初时期中国的俗文学,具有重要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