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逸仙名家论坛】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主讲“寻找宇宙的基本结构与宇宙的起源”

稿件来源:科技发展研究院 作者:科技发展研究院 |摄影:孙悦铭 编辑:蔡珊珊 发布日期:2014-11-18 阅读量:

11月12日上午,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在南校区怀士堂做了题为“寻找宇宙的基本结构与宇宙的起源”的演讲。本场论坛由副校长朱熹平主持。全校近700名师生及校友参加了论坛,中山大学电视台、逸仙网络大讲堂进行了四校区的在线直播。

丁肇中教授通过探索宇宙最基本结构的三个实验和探索宇宙起源的国际空间站上的AMS实验,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讲解了宇宙的基本结构与宇宙的起源,并与师生们分享了自己在科学研究中的感悟与体会。他表示做基础研究的人要对自己有信心,对意料之外的现象要有充分的准备,主持大型国际科学合作要选科学上最重要的题目,要优先认可贡献大的科学家。丁肇中教授还强调自然科学的研究是具有竞争性的,只有第一,正是这种信念驱动他攀登科学的高峰。

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主讲“寻找宇宙的基本结构与宇宙的起源”

演讲拓展了师生们科学研究的视野,增强了做基础研究的信心,使在场师生受益匪浅。演讲结束后的提问环节,丁肇中教授与在场师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讨论。丁肇中教授对所提的问题都一一耐心作答。现场气氛热烈,掌声不断。

丁肇中(Samuel Chao Chung Ting ),美国物理学家,华裔美国人。1936年1月27日生于美国密执安州安阿伯镇。祖籍山东日照。1959年获美国密西根大学物理学学士和数学学士学位,1961年获物理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69年至今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教授。1977年被选为麻省理工学院的第一位Thomas Dudey Cabot Institute 教授。1982年起至今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正负电子对撞机LEP上领导L3实验。 由于丁肇中对物理学的贡献,他在1976年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奖,并被美国政府授予洛仑兹奖,1988年被意大利政府授予特卡斯佩里科学奖。他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台北中央研究院院士,巴基斯坦科学院院士。AMS(Alpha- Magnetic Spectrometer,阿尔法磁谱仪)是由丁肇中先生领导、全球16个国家和地区的56个研究机构合作承担的国际性大型科研项目, 超过1500名科研人员参与该项目的研究工作,中山大学是中国参与该项目的五所大学之一。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