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逸仙名家论坛】著名学者杜维明先生开讲精神人文主义

稿件来源:社会科学处 作者:哲学系 |摄影:邱显雅 编辑:蔡珊珊 发布日期:2014-11-18 阅读量:

11月12日下午,在校庆日当天,我校师生享受了一次精神与文化的盛宴,著名学者杜维明先生莅临“逸仙名家论坛”,在南校区举行了题为《精神人文主义——二十一世纪的儒家》的学术讲座。本次学术讲座由我校常务副书记、副校长陈春声主持。

杜维明先生开讲精神人文主义

讲座伊始,杜维明对中山大学“人心向学”等办学理念赞赏有加,随后围绕西化、近代化和现代化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对于儒家文化在全球化、工具理性泛滥的背景下,他提出了一种具有儒家背景的普世价值的观点,认为儒家的超越突破,目的在于全面地了解人与怎样做人。杜维明还对孔子弟子颜回以及“仁”的概念做了着重阐述,对宗教信仰、国人信仰缺失与国人缺少敬畏感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在杜维明精彩的发言后,同学们踊跃提问,进行了积极互动。

本次讲座使大家领略了学术大家的风采,开拓了国际视野,对于激励今后的学术研究,起到了鼓励作用。

杜维明教授1940年生于中国昆明,祖籍广东南海,是中国当代著名学者,现代新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当代研究和传播儒家文化的重要思想家。现任哈佛大学亚洲中心资深研究员,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国际哲学学会名誉院士(代表中国)。杜维明15岁起便研习儒家文化,曾师从唐君毅、徐复观;1961年毕业于台湾东海大学中文系,翌年获哈佛燕京学社奖学金前往美国深造,1968年获哈佛大学历史与东亚语言学博士学位。曾任教于普林斯顿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1981年始任哈佛大学中国历史和哲学教授,并曾任该校宗教研究委员会主席、东亚语言和文明系主任。1988年获选美国人文社会科学院院士,1996-2008年出任哈佛燕京社社长,2008、2013年分别当选国际哲学会联会(FISP)执行委员、国际哲学学院(IIP)院士。2010年起,任哈佛大学亚洲中心资深研究员。

在各个时期,杜维明的思想和著述重点有所不同。1966-1978年,他着重诠释儒家传统,确立了对儒家精神价值作长期探索的为学方向;1978年至80年代末,关怀重心是阐发儒家传统的内在体验和显扬儒学的现代生命力;20世纪90年代迄今,所关注并拓展的领域有“文化中国”、“文明对话”、“启蒙反思”、“世界伦理”等。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