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晚,庆祝孙中山先生创办中山大学90周年交响音乐会在我校南校区永芳堂前举行。本次音乐会由我校主办,共青团中山大学委员会、中山大学艺术教育中心承办,由我校学生管弦乐队、台湾高雄中山大学学生乐团以及教工、学生、校友组成的合唱团倾情奉献,使冼星海、马思聪、黄友棣、卢家炽和陈德距等著名音乐校友的经典曲目再次得以奏响和演绎。音乐会场面宏大,气氛热烈,吸引了2000千多名师生前来观看。
交响音乐会现场布置别出心裁,整个舞台和永芳堂融为一体,呈现出广阔和浩大的视觉空间。交响乐团的服装,以沉稳的黑色为主,合唱团的服装以红色和白色为主,整体风貌既庄严厚重又青春活泼,使得整个音乐会的风格既低调又雅致。
交响音乐会序曲《中山大学校歌》(摄影:金凤 韦毅)
音乐会以中山大学校歌为序曲,紧接着,一首熟悉的、气势磅礴的《保卫黄河》,将听众们带入了一段艰苦卓绝、轰轰烈烈的抗战历史之中;激情过后,马思聪的《塞外舞曲》和《思乡曲》深沉地演绎了国难之悲和思乡之殇,仿佛重现了一片萧索、颠沛流离的往昔;活泼的《春郊试马》模拟了春郊马蹄踏地的欢快节奏,灵活的指挥伴随音乐欢快地跳动,令在场的师生们如沐春阳;卢家炽的《中秋月》则实现了岭南风味和西方艺术的完美融合,使人回到了“慈母手中线”的夜晚;《杜鹃花》和《良口烽烟曲》是黄友棣谱写的抗战之歌,演奏展现了热血的青春气息和不屈的岁月故事;串联了十首校园歌曲的《校园回响》风格多变,时而活泼,时而深沉,时而婉转,为音乐会注入了时尚和新鲜的活力;节选自《黄河大合唱》的《怒吼吧!黄河》激情澎湃,师生们听的是音乐,感受的是一个民族热血沸腾的斗志;而尾声的《山高水长》则将全体听众对母校的爱演绎成了永恒的回响,让在场人员无不心潮澎湃、感慨万分。现场全体再一次合唱校歌之后,交响音乐会圆满地落下了帷幕。
以交响音乐会的形式庆祝中山大学90周年的生日,是一个独特而大胆的创意。我校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刘志伟教授解释道:“非为音乐而音乐,我们要展现的是深刻的、沉淀的历史。”诚然,在音乐的带领下,师生们一同回味了中大90年不平凡的历史,再一次领悟了校友的精神和中大独特的人文内涵;而风格迥异的校友作品被创编成美妙的交响乐,再由中大的师生们演绎,打造了一个充满中大情怀的舞台。
音乐会最后全体合唱校歌
精彩纷呈的音乐会背后是师生们默默、艰苦的付出。我校管弦乐团的学生丘林润回忆整个过程时感触良多。她表示,虽然演练的强度大、要求高,但每一个人都是心甘情愿的,这次演出的经历不仅使大家的水平有了极大飞跃,还令他们对母校的回忆弥足珍贵。
交响音乐会后,不少校友热泪盈眶,其中一位激动地说道,这是一次令人终生难忘的体验,是一份难以忘怀的校庆回忆,是用感性理解中大精神的特殊献礼!
据悉,今年的庆祝孙中山先生创办中山大学90周年交响音乐会将在四个校区轮流演出,其它三场分别安排在11月15日东校区图书馆前广场,11月22日北校区校友会堂前田径场,11月29日珠海大会堂,11月30日珠海校区风雨球场前,旨在让四个校区的师生、珠海市民都能亲身感受音乐的魅力,分享校庆的喜悦与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