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守护民族文化 维系学术命脉

中山大学向饶宗颐先生颁赠“陈寅恪奖”嘉誉礼昨日在港举行

稿件来源:新闻中心 作者:新闻中心 编辑:蔡珊珊 发布日期:2014-11-03 阅读量:

11月2日,我校常务副书记、副校长陈春声和副书记李萍一行在香港大学黄丽松讲堂,将中山大学设立的“陈寅恪奖”颁赠予饶宗颐先生。饶宗颐先生,香港大学前副校长、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馆长李焯芬院士,香港饶宗颐文化馆馆长陈万雄,香港能仁书院副院长单周尧,香港中联办副主任杨健,香港中联办教育科技部部长李鲁,我校顾问董事潘燊昌、蔡冠深、冼为坚,捐赠者邓耀邦,我校校长助理陈绍彬,教授代表黄天骥、程焕文、李炜,来自香港、大陆的中山大学校友,饶宗颐先生的亲朋好友,工商界、学术界的嘉宾等近60人出席了嘉誉礼。嘉誉礼由李萍主持。

陈寅恪先生是学人共仰的学术大师,中国知识分子的典范,为中国近现代学术发展做出了奠基性贡献。他在康乐园执教二十年,始终秉持守护民族文化、维系学术命脉的坚定信念,以“弘宣我华夏民族之文化”、“表彰我民族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为己任,其学术信念已深深镌刻于中山大学的精神之中。

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1917年出生于广东省潮安县,是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经学家、考古学家、古典文学家和书画家,又是杰出的翻译家。饶宗颐先生于1935年,应中山大学邹鲁校长之邀,受聘为中山大学广东通志馆专职纂修;1939年受聘为中山大学研究员;后移居香港,执教于香港大学。20世纪80年代起,饶宗颐先生多次重返中山大学,与中山大学曾宪通等教授开展合作研究,并受聘为中山大学中华文化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成为中山大学首位名誉教授。由饶宗颐先生主编的《华学》丛刊,现已由中山大学出版至第十一期。饶宗颐先生还为中山大学校园内的永芳堂、陈寅恪故居等建筑题写门匾。

李焯芬、陈春声为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颁授“陈寅恪奖”

在嘉誉典礼上,陈春声表示,由孙中山先生手创的中山大学已走过了九十个春秋,在这九十年中,饶宗颐先生就与中山大学有八十载的学术情缘。饶宗颐先生所秉持的万古不磨之意与中流自在之心,也有着与陈寅恪先生相类的精神内涵。饶宗颐先生的治学与为人,正是中山大学师生践行中山先生手书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最佳典范。饶宗颐先生的学问风范,一直是中大师生的楷模。饶宗颐先生的学术道路和学术成就,也足以告诉后来的学者,潜心问学、厚积薄发才是守护民族文化,维系学术命脉的“正途”。

陈春声说,“中山大学以‘陈寅恪奖’颁赠予饶宗颐先生,感谢先生对学校大半个世纪的深情厚谊和对学校学术事业的重大贡献,也对先生渊博的学识、‘万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的人生信念和与人为善、心怀大众的慈悲之心表示崇高敬意。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我校中文系主任李炜宣读了饶宗颐先生赞辞,赞颂了饶公“学无不涉,涉无不精”,“业精六学、才备九能”的博学广识,“自信自足、圆融和谐”,“博洽周流、雅人深致”的高洁品格,表达了对饶公守护民族文化、维系学术命脉精神与思想的景仰之情。

李焯芬院士代表饶宗颐先生致答谢辞,他回顾了饶宗颐先生与中山大学的学术情缘,并祝愿中山大学继续快速发展,早日成为世界著名的大学。

在嘉誉礼上,来自中山大学澄心琴社的三位同学弹奏、吟唱了《南风畅》。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