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iSYSU·毕业典礼】挥别师友 展圣洁之翼飞翔

稿件来源:新闻中心 作者:张安格 | 摄影:郭中飞 陈传森 刘嘉 陈少通 编辑:金凤 发布日期:2014-06-27 阅读量:

最后一场毕业典礼在校歌中落下帷幕。参加今天典礼的学子中,占最大部分的是医学毕业生,大学的大部分时光是在北校区或各大附属医院度过。

许宁生校长为关永源教授整理领带

第16场执权杖教授刘焯霖寄语2014届毕业生:“希望我们的毕业生在祖国的建设方面做出贡献。”

医学生,一群“高大上”的学生,有着怎样的大学生活?对未来有着怎样的选择?在毕业之际,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一窥医学生们的学习、生活与就业选择。

“一心博爱,两任同兼”

“校长,合个影吧”

作为“学霸”,来自中山医学院临床五年专业2009级的黄沛森,以直博生身份保送至北京阜外医院,未来将在北京接受全国最顶级的心血管病专业培训。早在大一暑假,黄沛森就开始在实验室做简单的医学科研,并一直坚持了下来。大三时,他曾赴台湾大学医学院参加第四届亚太医学生论坛,获得了学术项目演讲第一名;大四,他参加了挑战杯全国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担任课题组组长,对小组的科研成果进行展示,在省赛中获得广东省二等奖。

黄沛森不仅在专业课学习上成绩优异,还热衷于公益活动。在大一、大二时,他加入北校区红十字会,积极参与急救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大三、大四,他又投入了北校区青年志愿者协会,多次走访学校、社区和医院,服务了众多患者。致力于服务社会的医学生们在大学期间就将他们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公益活动中,各种医务服务和医院探访让他们将医学生的一份爱心传递到社会的每个角落,形成北校区独特的公益“风貌”。

即将离开陪伴五年的学院,黄沛森最忘不了院长黎孟枫给医学生的寄语“一心博爱,两任同兼”,既要怀着一颗关爱患者、服务社会的心,又要不断学习医学知识,做到临床和科研两方面兼长。“医生在临床上能医治的病人是有限的,我希望将来能致力科研,努力征服更多疾病。”

八年中大缘,一生中大情

求学八年终圆梦

她是医学博士,是“绩点王”,是维纳斯歌手,还是合唱队的女低音。她就是中山医学院临床八年专业的李玉斐。毕业后,她将赴新加坡从事医学工作,将中山医学子的风采带到国外。

回忆大学八年的学习生活,见习、实习的时光在李玉斐记忆里最为深刻。她谈到,理论知识再过硬,初接触临床都会手足无措,在学校附属医院的见习和实习,让她们这些医学生有一个非常好的锻炼平台,能在临床实践中积累经验,学会和患者沟通。

当然,李玉斐的大学生活绝不只是关乎医学,她还是北校区合唱团女低音部部长,担任过北校区团工委秘书长。北校区合唱团十周年专场音乐会、澳门回归周年庆典和中山医学院迎新年晚会上,都曾出现过她青春的身影和美妙的歌声。她还和朋友一起组成Polar2组合参加了第23届维纳斯歌手大赛,获得了北校区的第四名。

再见,红楼!

谈到毕业后的选择,李玉斐说,去年5月到6月期间在牛津的短期留学经历对她影响很大,除了随处都能听到的牛津腔,英联邦国家的诊疗特色也令她十分震撼。她希望这次去新加坡,能够得到更多不一样的医学思维锻炼,与在中山医学院学到的知识形成互补,从而实现更高的医学理想。

虽然已经在中山大学度过了八年时光,临近毕业,李玉斐还是和许多毕业生一样,怀着对中大深深的不舍。她赞叹中山医学院的教育无可比拟,不仅教给她过硬的专业知识,还给学生提供非常多出国交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临床锻炼的平台,让每一个同学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她还回忆道,在珠海的一段短暂的时光给她的大学生活带来了别样的色彩,让作为一个医学生的她得以享受碧水蓝天的海滨生活,也有机会结识许多其它学院的同学,感受他们身上不一样的特点与中大气质。

“能折腾,也耐得起折腾”

毕业,难说再见

毕业于光华口腔医学院的硕士生张沁,是许多师弟师妹心中的“女神”。和大多数医学毕业生不一样,张沁没有去公立医院工作,而是选择了上海一家私营诊所,准备在工作之余和几个朋友一起创办肿瘤咨询中心。

张沁非常欣赏美国投资家查理•芒格的“普世智慧”论,即通过多元思维模型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地加以应用。她说,学医的人除了要踏实地学习理论知识和培养临床技能,还应有更加开阔的眼界。这个社会的选择非常多元,公立医院、私营诊所、外资企业乃至创业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创办北校区心心之火支教队,组织开展白内障筛查项目,创办北校区Toastmaster演讲俱乐部……丰富的课外生活锻炼了张沁在组织领导、英语演讲等多方面的能力。“吸引力法则里有一点,就是付出得越多才能收获越多。”张沁谈到,“我参加的几个组织都是公益性质的,例如Toastmaster就是全球最大的教育公益机构之一。在其中,我们帮助参与者培养演讲、领导等多方面的能力,我自己的英语水平和演讲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升。”张沁还分享了她参加半程马拉松的故事,从完全不敢想到受朋友鼓励,再到训练和顺利完成比赛,她说,“心理上接受了挑战,大脑和身体才能充分被调动起来,朝着既定的目标努力。”

正是有了丰富的体验,张沁才有了创业的勇气和开拓更广阔人生的信心。“能折腾,也耐得起折腾”是她特别喜欢的一句话,而“折腾”在她看来就是不断追求卓越的过程。

青春终将散场,故事总有结局。然而,医学生们还将在各自的道路上续写新的故事,初心不改,继续踏实、勤恳、严谨地努力追求。

由执权杖教授林浩然亲笔签名的中大明信片,关注中山大学官方微信(微信帐号iSYSU)即有机会获得

由执权杖教授陈小明院士亲笔签名的中大明信片,关注中山大学官方微信(微信帐号iSYSU)即有机会获得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