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教育部生物学实验装备研究中心”协同创新工作研讨会在我校顺利召开

稿件来源:生命科学学院 作者:生命科学学院 编辑:金凤 发布日期:2014-06-19 阅读量:

6月15日,由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中心主办、我校生命科学大学院承办的“教育部生物学实验装备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协同创新工作研讨会在我校南校区顺利召开。来自各省市教育装备部门领导代表、我校领导代表、广东省高中教师代表、企业代表近40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议。

“教育部生物学实验装备研究中心”协同创新工作研讨会在我校南校区顺利召开

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韩呼生指出,在中山大学设立研究中心是经过精心挑选,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大学院学科优势明显,引进了不少人才,科研和教学都属于一流水平,通过协同创新、借助优势,一定能取得成果,提高人才培养的水平。韩呼生对研究中心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要有责任意识,为培养创新人才,创新性地开展工作,促进教育装备工作科学、健康、有序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二是要有攻坚克难的决心,当前教育装备面临许多新形势,出现许多新问题,通过完善教育装备治理体系、提高教育装备治理能力等一系列措施,深化教育装备领域综合改革;三是要出成果,建立以科研为依托、问题为导向、市场来选择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促进技术创新,促进成果推广应用,促进创新人才培养。

我校副校长朱熹平介绍了中山大学的科研情况和教学情况。他指出,我们的目标是努力把中山大学建设成为文理医工各具特色融合发展、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世界一流大学。而一流的大学必须要有一流的科研教学平台支持,研究中心的成立,将推进生物实验仪器装备建设,促进国内各高等学校及中学生物专业现代化生物技能教学的发展。

我校党委组织部部长兼生命科学大学院党委书记武少新提出,我们的目标是将研究中心建成国内一流并具国际水平的现代生命科学实验仪器与实验技术研究中心,国内高水平生物学实验技能培训基地、学生实验探究、实训基地。

研究中心主任张以顺研究员向与会人员介绍了该中心的工作初步设想。代表们围绕研究中心的协同创新工作进行了热烈的研讨。与会者纷纷认为,研究中心的成立可指导中学特色实验室建设,可在高校通过创设新型实验室,开发本科生课程,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究机会,也可开展高水平生物教师实验能力培训。

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副主任刘诗海作总结讲话。刘诗海对研究中心的工作设想表示认同,并为今后的发展确定了十六字方针,即“探究规律,创新方法,服务教学、促进教学”。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