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纪念黄海章先生暨《黄海章珍藏书画图录》出版座谈会在我校举行

稿件来源:图书馆 作者:张琦 编辑:蔡珊珊 发布日期:2014-05-27 阅读量:

5月25日上午,纪念黄海章先生暨《黄海章珍藏书画图录》出版座谈会在我校图书馆举行。此次座谈会由中文系与图书馆联合举办,学校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陈春声,黄海章先生家属代表林森树、黄蕉伟夫妇,黄殿伟女士,中文系主任李炜,图书馆馆长程焕文,以及黄海章先生的学生、同事、朋友等出席了会议。

陈春声常务副书记、副校长代表学校致辞,他高度评价了黄海章先生卓越的学术成就与高尚的学人风范,感谢他为我校中文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所做的杰出贡献,感谢他的家人慷慨捐赠先生生前珍藏字画。他指出,黄海章先生的学术品格、学术造诣和学术贡献是我校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学习、传承和发扬黄海章先生严谨的治学精神、善待学生的育人思想及高尚的学人风范,为把我校建设成为文理医工各具特色融合发展,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世界一流大学而奋斗。

纪念黄海章先生暨《黄海章珍藏书画图录》出版座谈会召开

黄海章先生的女儿黄殿伟女士代表家属致辞,她在讲话中动情回忆了父亲的教导以及父亲生前对这批字画的珍爱,言辞朴实而感人。她表示,父亲珍藏的字画回归他生前服务了半个世纪的母校,入藏母校图书馆,这是最好的归宿。

程焕文馆长在发言中介绍了黄海章先生珍藏书画捐赠以及《黄海章珍藏书画图录》编纂的经过,感谢黄海章先生哲嗣的高风亮节,认为此次会议的召开及《黄海章珍藏书画图录》的出版是对黄海章先生最好的缅怀和纪念。

嘉宾代表中文系黄天骥教授在致辞中深情回忆了追随黄海章先生求学、与黄海章先生共事的历历往事,表示黄海章先生给我们树立了一个高大的榜样,他的为师、为学之道,为人、处事之风,值得我们每一位师生学习。

座谈会上,中文系吴承学教授介绍了黄海章先生的生平与学术成就,肯定了先生在学术界的地位与影响,并饱含深情地回忆了追随先生求学的点滴历程,表达了对恩师的怀念之情。学校图书馆特聘专家、前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善本部主任沈津先生介绍了黄海章先生所赠字画的价值,认为这批字画不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均为近年来国内罕见,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是研究广东书画艺术不可或缺的瑰宝。在自由发言阶段,邬和镒先生、张维耿教授、孙立教授等人回忆了追随黄海章先生的点点滴滴,与先生交游的往事,先生的为人与为师之道,表达了对先生的缅怀之情。座谈会上,陈春声常务副书记、副校长和程焕文馆长分别向黄海章先生家属及中文系赠送了《黄海章珍藏书画图录》。

黄海章先生捐赠的扇面真迹

《黄海章珍藏书画图录》收录了2011年黄海章先生子女黄慧宏、黄抗宏、黄蕉伟、黄殿伟、黄扩宏所捐赠的字画,共计340幅,其中扇面130件,书画卷轴206件,汇集了明清两代众多书画家的作品,如“岭南三大家”的陈恭尹、“南园后五子”的李时行、“金陵八子”的叶欣、“粤东三子”的张维屏、戊戌变法的重要人物康有为、近代词学大师“清末四大家”的朱祖谋等。另外包括明清各朝进士40余人,其中不少为广东人。该书于2014年5月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黄海章先生(1897-1989),广东梅县人,1919年秋考入国立广东高等师范学校(中山大学前身)文史部,1936年受聘于中山大学文学院中文系任讲师,1941年转任副教授,1943年任教授,直至1986年春退休,在中山大学任教整整半个世纪。先生精于中国古典诗词之学,其中尤以中国文学批评史为其擅长,是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的先驱者之一。先生诗学造诣深厚,所作古体诗、近体诗不下数百首,与著名学者詹安泰先生多有唱和。先生曾任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理事、顾问,广东语言文学学会理事,广东省第四届政协委员等职。著有《中国文学批评简史》、《中国文学批评论文集》、《明末粤东抗清诗人评传》、《黄叶诗钞》、《黄叶楼诗》等。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