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中山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合作项目如期成功举办多场学术活动

稿件来源:中山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合作项目工作小组 作者:中山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合作项目工作小组 编辑:蔡珊珊 发布日期:2014-04-09 阅读量:

自去年3月我校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HU)签订协议以来,两校在临床研究领域首期2年的合作活动平稳推进。今年3月25至31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代表团一行20余人再次到访我校,同我方合作工作小组协作,成功举办了研讨、教学、评估、报告解读、访问学者面试等系列活动。

3月25-26日合作项目小组举办“学术型医学中心”研讨会,黎孟枫副校长出席开幕式,他代表学校寄望两校合作在临床研究领域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开展更广泛而密切的协作。研讨会聚焦“住院医师培训”、“医疗质量及安全”、“医院运营”三个主题,JHU的临床专家Adrian Dobs、Zhiping Li、Sanjay Desai(内科)、David Friedman(眼科)、Isabel Green(妇产科)、Weidong Gao(麻醉科)与我校中山眼科中心副院长林晓峰,医院管理处副处长汪宗芳,孙逸仙纪念医院刘强教授、戴冽教授,肿瘤防治中心翟慧文等应邀作了精彩的演讲,从不同视角介绍和分享了美国及JHU、我国及我校在上述三方面的基本情况和经验,清晰地展示了两种医学体制下医学教育和医疗管理方面的异同和特色,加深了双方的认识和理解。我校各附属医院的临床医生及相关管理人员出席了研讨会,并围绕各个主题,同来访嘉宾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交流,学习到美国的不少先进经验,获益良多。研讨会后,双方领导组成员进行了内部会议,就两校未来医学教育和医疗的合作模式交换了意见。

JHU的专家向我校人员解读评估报告

3月27-31日,根据合作协议,JHU又紧锣密鼓地在我校北校区开展了为期5天的第二期临床研究人员及临床研究协调员本土课程。沿袭去年小班教学的模式,我校学员在完成在线课程学习后,来自JHU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集中强化讲授了原版临床研究课程,并进行了案例分析和讨论展示。此次共有59名来自我校附属医院的临床医生、护士和协调员参加了课程学习并顺利结业。双方领导小组还举办了赴美学者的面试,我校共有60余名教职工报名5个类别学者的遴选,经现场面试后,我校今年将继续派出临床研究学者、方法学学者、师资学者、组织管理者共10余名赴美学习,全方位培养临床研究领域的各种学术、执行及管理人才。

自去年11月份以来,JHU代表团对我校及附属医院就临床研究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了全面而深入的调研,并于今年1月形成了初步评估报告及建议。这次来访,JHU向我校及附属医院的领导及相关管理部门的负责人解读这份评估报告,以建立学校层面的符合国际标准的临床研究中心为目标,从整体规划、伦理委员会(IRB)建设、科研项目及财务管理、人员发展、协调员培训、医学信息化及标本库建设等方面,分专题进行解读,并提出下一步的评估需求和初步的建议。黎孟枫副校长全程出席了解读会并认真听取报告和建议,强调学校对临床研究的发展非常重视,认为我校应该加强临床研究的基础设施建设,为我校建立达到国际水平的临床与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做出高水平的临床研究提供平台支持。在此次来访中,JHU的专家继续与我校有关人员进行会面访谈及实地调研,进一步完善评估内容。

此外,为加强我校及附属医院的伦理委员会及科研诚信的专业培训、提高伦理委员会的监督及运行能力,JHU在周末还举办了为期2天的医学伦理讲座,有关学院、附属医院的伦理委员会成员和伦理学专业教师参加了学习,全面学习了医学伦理审查的相关理论和实例,课程反响良好。

据悉,今年下半年JHU代表团将再次来访,继续开展课程及有关评估工作,进一步提升和扩展两校合作。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