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第三届岭南论坛在我校梁球琚堂召开。论坛以“中国经济:寻找改革动力”为主题,聚焦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探讨如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寻找中国经济焕发新活力的路径和方向。论坛吸引了来自政府部门、产业界、学界近1500名嘉宾参会。
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徐少华致开幕辞。他期待此届论坛能为广东的改革开放带来新理念、新启发,推动广东增创新优势、开创新局面。他指出,改革开放是广东最鲜明的时代特征,改革开放的精神在广东这片热土上生机勃勃。现如今,广东社会发展正面临新的考验和挑战,广东人急需继续发扬敢为人先的精神,广东要全面深化改革,而其核心要求是,要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在处理这对关系的过程中,更为重要的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着力解决政府行为越位、错位缺位的问题,为市场主体解负。他还提出,广东深化改革进程与扩大对外开放进程既是相互促进,也有问题倒逼;深化改革开放,归根到底是要让其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第三届岭南论坛在我校召开
我校校长许宁生代表学校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他肯定了前两届论坛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和取得的显著成果,认为此届论坛将继续秉承高端、开放、务实的风格,发挥寻找中国经济改革新动力的重要作用。他表示,我校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办好论坛,希望通过论坛推动相关学科的建设、教学和人才的培养。同时,衷心感谢广东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省发改委的关心指导,并预祝论坛取得圆满成功,再创新的辉煌。
在论坛主题演讲环节中,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商务部原部长陈德铭发表了以“全球化背景下的市场体系和国际规则”为主题的演讲;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上海市政协原副主席、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理事长兼总裁王新奎做了以“我们为什么要以开放倒逼改革”为主题的演讲;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许善达围绕“财税改革”提出了若干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馆馆员田青从历史、传统的角度指出,传统文化能够为改革提供最原始的动力,能够为改革家提供新的视角和新的智慧。
杨凯生(中)与李一(右)就金融改革议题展开对话,胡舒立(左)担任主持
论坛还分设了对话和讨论环节。在对话环节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银监会特邀顾问、中国工商银行原行长杨凯生与瑞银集团中国区主席兼总裁、瑞银证券董事长李一就金融改革议题展开对话,财新传媒总编辑、我校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胡舒立担任主持。
讨论环节分别围绕“金融再创新”和“企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两个议题展开。台湾金融控股公司暨台湾银行董事长李纪珠,国泰君安证券董事长万建华,中国金融博物馆理事长、中国并购公会会长、万盟并购集团董事长王巍,德意志银行亚太区投资银行执行主席蔡洪平,以及我校岭南(大学)学院副院长、金融学教授陆军热议“金融再创新”。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李春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副所长张文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东生,广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党委书记、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楚源,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冯兴亚,以及阿里巴巴副总裁邱昌恒探讨“企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岭南论坛主席、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前主席、我校岭南(大学)学院名誉院长刘明康在总结发言中指出,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和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国家的总目标也是这次改革的新动力,而决策和兑现是其重要体现。他强调要注重部署,更要注重落实。
岭南论坛执行主席、我校岭南(大学)学院院长徐信忠致闭幕辞。他阐述了此届论坛的主旨、意义。他认为,中国人口红利尚未结束,因为教育公平问题还没有解决,而公民的自由、平等是现代社会和文明的基本标志,也必然是改革的最终动力。最后,他对各界参会人士的大力支持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并期待明年再会。
岭南论坛至今已成功举办三届,由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担任指导单位,我校岭南(大学)学院与财新传媒共同主办,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前主席、我校岭南(大学)学院名誉院长刘明康担任论坛主席,每年邀请千余位政、商、学界领袖齐聚改革开放和经济转型最前沿的广东,探寻中国经济变革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