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广东公益志愿文化节暨广州志愿者交流会于12月4日在广州琶洲保利世贸博览馆开幕,此次交流会由广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广州市社工委和广州市发志委共同主办,团广州市委等单位承办,来自全国各地合计416个社会组织的447个志愿服务项目参与现场摊位展示。其中,中山大学多个公益组织如“竹蜻蜓”助残服务项目、中山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慈善书店、米公益作为参展单位参与其中。与此同时,中山大学还派出了200名学生志愿者参与到交流会的志愿工作当中。
本次大会推荐了由中山大学团委、启智服务队与天河区棠下康园工疗站结对成立的“竹蜻蜓”助残志愿服务项目。我校作为第一批提升推广“志愿在康园”服务项目的省级试点单位,积极发挥“志愿者+社工”联动模式对工疗康复站开展全方位服务,由中山大学等助残志愿者对工疗站学员进行长期帮扶和关爱,帮助学员快乐康复,快乐生活。在当天的交流会中,广东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省社工委主任马兴瑞,团中央书记处书记汪鸿雁还到“竹蜻蜓”展位耐心听取了志愿者对此项目的讲解,勉励志愿者继续深入基层,服务民生。
中大“竹蜻蜓”助残志愿服务队与启智社工服务队
据南校区团工委志愿者部的姜泽钧同学介绍,“竹蜻蜓”项目旨在对残疾人的关爱和帮扶,以康园站为辐射点,延伸至工疗站所在社区等周边生活。“竹蜻蜓”谐音“助晴听”,是“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互助”,是“代表希望与阳光的晴天”,是“建立起心灵沟通的相互倾听”。针对现今众多帮扶残疾人的活动,仅仅从物理层面或者心理层面某一方面着手的情况,该项目采用物理康复与心理安抚双管齐下的新型模式,由具有专业物理治疗知识的中山医学院同学针对不同残疾人制定专门的治疗方案,结合来自社工专业的志愿者提供的专业社工服务知识,用切实有效的行动去关爱残疾人,帮助他们康复和成长,希望他们“像竹蜻蜓一般在属于自己的灿烂天空中自由、自豪地飞翔”。
在展示期间,来自南北校区的志愿者们还积极与其他组织如“微善号”、“广东狮子会”、“ICS壹贝公益女足”、“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助残服务队”等进行经验交流,了解其他公益组织开展志愿服务的情况、吸取经验,并介绍了“竹蜻蜓”项目的发展现状,提升其知名度。各公益同行纷纷对“竹蜻蜓”项目表达了热切的支持和真诚的祝福。
据了解,在前期志交会组织的广州市青少年服务项目创意大赛中,我校公益组织中山大学政能量志愿服务队的“明灯课堂”项目、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团委的“生命科学营,生态文明赢”项目获大赛金奖;中山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青翼计划”项目,米公益团队的“创意新公益,米公益”的项目获得大赛银奖;中山大学药学院团委的“安全用药公益实践”项目等获得大赛铜奖。累计获得项目资助金达34万元。据团市委介绍,此次大赛的申报可经由社会申报和高校推荐两种途径,志在广泛评选优秀志愿服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