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普通话 好声音 中国梦 五洲四海一家亲

中山大学首届普通话朗诵大赛圆满落幕

稿件来源:国际汉语学院 作者:彭芳 | 摄影:陈传森,刘嘉 编辑:刘嘉 发布日期:2013-12-10 阅读量:

12月8日晚,由校团委、校普通话教育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国际汉语学院、校学生会承办的首届普通话朗诵大赛在南校区怀士堂精彩上演。从我校四个校区脱颖而出的13组中外优秀选手参加了决赛。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所长、国家语委普通话与文字应用培训测试中心主任张世平,我校普通话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周小兵,校团委书记黄毅,教务处副处长何洪及其他相关职能部门代表出席。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专家邵宜,广州话剧艺术中心国家一级演员郭东文等受邀担任决赛评委。本场活动由中外学生联袂主持,突显了“普通话,好声音;中国梦,五洲四海一家亲”这一大赛主题。

中外学子同台献艺

周小兵主任首先致辞,以生动形象的事例说明了普通话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强调普通话是沟通心灵的窗口,也是沟通中国与世界的桥梁,举办本次大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区别于以往举办的各种朗诵比赛,本次大赛将普通话水平专业测试与语言艺术表演相结合,分为自选篇目朗读和普通话能力测试两个环节。比赛现场气氛热烈,在朗诵自选篇目环节,参赛选手的朗诵给大家带来听觉上的享受、情感上的熏陶、精神上的洗礼。管理学院选手向群、田地联袂朗诵的《老人与海》,带领观众感受主人公与命运抗争的坚忍;国际汉语学院刘洋的《卧薪尝胆》则激昂雄壮、感人肺腑;来自马来西亚的医学生赖洁霓将诗歌《家》诠释得真切细腻。

普通话能力测试环节,要求选手们在规定时间内读出20个词语和一篇短文。其中词语部分主要考察常见易错字词,如“侮(wǔ)辱”、“影片(piàn)”、“殷(yān)红”、“咋(zé)舌”等。选手们以良好的普通话水平、快速的应变能力赢得了观众的喝彩,观众们也在现场紧张的比赛氛围中“长了知识”。

评委们对参赛选手们的杰出表现给予了充分肯定。他们一致认为,这是一次高水平的普通话朗诵大赛,体现了中山大学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语言能力,同时也对部分选手的普通话发音以及朗诵表演提出了改进建议。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所长张世平校友对大赛进行总结

最后,张世平所长对此次大赛进行了总结。他指出,全国普通话普及的规模和水平日益提高,中山大学用实力证明了富有中大特色的“推普”效果。他还以中文系校友的身份对母校成功举办首届普通话大赛表示祝贺,殷切期望中大学子能切实提高包括普通话、广州话和外语等在内的多语能力,共同为构建和谐语言生活做出应有的贡献。

“中山大学普通话朗诵大赛”是中山大学2013年推普重要活动之一,旨在激发全校师生学习、运用普通话的热情,进一步提升学校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普通话应用水平。此次大赛自11月初启动以来,得到各院系的积极响应和鼎力支持,大赛共吸引了四个校区37个院系的329名学生报名参加,通过录音初审和初赛,从100名选手中选拔出10组中国学生、3名外国留学生参加最后的总决赛。

比赛最终决出中国学生组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外国留学生组一、二、三等奖各1名。大赛还评出了最具人气奖2名(中外学生各1名,由参赛选手自我介绍视频微博的转发量评定)、优秀组织奖7项。

附:中山大学首届普通话朗诵大赛获奖名单

中国学生组

一等奖 国际汉语学院 刘洋

管理学院 向群、田地

二等奖 软件学院 王世波

翻译学院 石禹

历史学系 蔡元晓

三等奖 国际商学院 郭熙铭

岭南学院 马楚妮

生命科学学院 刘嘉欣

翻译学院 耿卉

传播与设计学院 陈若曦

最具人气奖 翻译学院 石禹

外国留学生组

一等奖 中山医学院 赖洁霓(马来西亚)

二等奖 国际汉语学院 阮氏红深(越南)

三等奖 国际汉语学院 赵潢镕(韩国)

最具人气奖 国际汉语学院 阮氏红深(越南)

优秀组织奖(排名不分先后)

历史学系

岭南学院

国际商学院

管理学院

翻译学院

国际汉语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