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暨中山大学89周年校庆之际,周商克先生捐赠校史资料仪式暨爱国主义教育报告会在我校东校区举行。颜光美副校长、吕雅璐馆长等出席捐赠仪式,我校国防生、师生员工及档案工作者共140余人参加。
颜光美副校长(左)为周商克先生(右)颁发捐赠证书
颜光美副校长代表我校接受了周商克先生所捐赠的五件历史档案。他认为,捐赠历史档案乃忠孝仁义之举,这些档案保存在我校,既能继续发挥育人功能,也丰富了我校建校初期的档案资源。他还为周商克先生颁发了捐赠证书。
吕雅璐馆长介绍了我校档案馆近年来进行的名人档案、校史资料档案的征集情况,并对此次获赠的五件档案进行了介绍。
周商克先生现为安徽师范大学离休干部,所捐的其父周葆儒教授的历史档案,由周家两代人珍藏了八十多年,现由周商克老先生把这些承载着对父亲记忆的藏品捐赠给我校,希望得到永久珍藏与传承。这批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档案包括国立中山大学校徽(1924年)、周葆儒教授在国立中山大学编印的《学校行政讲义》、国立中山大学教育系同学录(1935.2)、1934年夏周葆儒教授在国立中山大学创办龙眼洞乡村教育实验区率学生下乡实习的合影、国立中山大学聘任周葆儒先生担任文学院教授的聘书复制件。
捐赠仪式后,周商克先生为我校国防生做了一场爱国主义教育报告会,讲述了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教育救国”潮流和抗美援朝的战场记忆,并现场展示了60年前从朝鲜战场带回来的军用包、针线包、证件等物品,将在场的国防生们带到了那个热血沸腾的年代,激发了他们保家卫国的昂扬斗志,赢得了阵阵掌声。
附:周葆儒教授简介
周葆儒(1891-1966)教授,原名周廷珍、号葆儒,浙江海盐人。1933年8月至1935年暑期前,担任国立中山大学教育系教授。建国初期参加大学思想改造工作以后,经党组织批准改名周辛。曾负责领导江苏教育学院,担任副主任委员兼教导部主任。1950年3月担任苏南文化教育学院副主任委员、教导部主任兼教授,1951年9月调到华东教育部工作,1952年10月,调安徽大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