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药学会主办的全国医院药学学术年会暨中国医院药学奖颁奖典礼于近日在江苏省苏州市举行。我校附属三院药剂科张永明主任药师在长效注射剂研究领域,特别是多肽、蛋白类药物缓释微球制剂研究方面贡献突出,荣获了2013年“中国医院药学奖”创新奖。
获奖药师上台领奖,左一为张永明主任药师
“中国医院药学奖”是中国药学会始于2009年设立的科学技术奖项,面向全国医疗机构药学工作者。其中,创新奖旨在奖励在医院药学科研、教学及管理等领域中有创新专项、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显著的个人,以此促进医院药学的发展和进步。
张永明主任药师在附属三院从事医院药学管理和药学科研工作20多年,在缓释微球注射剂研发领域有丰富的经验,先后主持多个相关科研项目,2008年荣获首界广东省药学会医院药学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其课题组采用改良复乳溶剂挥发法研制出干扰素α-2b的聚乳酸乙醇酸的微球,在恒河猴体内试验显示有良好缓释效果。
近年来,在提高微球包载药物的能力方面,张永明主任药师致力于寻找微球内部结构与释药性能规律,采用纳米级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拉曼共聚焦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显微技术,率先开展微球工艺-显微结构-释药性能关系本质规律的探索,成功地建立了微球内部结构与缓释效果相关关系,将突破现有的微球制剂低效的研发模式,更有效地指导和筛选微球制备工艺,最终解决了微球载药量包封率低、高突释和释放后期浓度低的普遍性难题,为多肽、蛋白类药物微球制剂的研发提供理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