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岭南学院2011级本科生夏季学期赴农村调研活动圆满结束

稿件来源:岭南学院 作者:岭南学院 编辑:刘嘉 发布日期:2013-09-24 阅读量:

日前,岭南学院2013年“走进社会——广东农村金融调研”活动成果展示答辩会在南校区落下帷幕。参与调研活动的2011级本科生分成18支队伍对各自的调研成果进行了展示与答辩。至此,本次调研活动接近尾声。

“走进社会——广东农村金融调研”活动于2013年8月启动,岭南学院2011级338名本科生在18位专业教师的带领下,于夏季学期分赴湛江吴川、清远连州、河源紫金等位置较偏远、经济较落后的地区,进行为期6天的实地走访。活动得到了宜信公司、广东省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珠三角改革发展研究院、21世纪网的支持。调研活动分为前期培训、实地调研、总结汇报三个阶段。

岭南学院学生访问村民

在8月13日至17日的前期培训阶段,学院为全体学生安排了为期一周的下乡培训课程,内容包括社会调研与实践课程动员、农村调研经历分享、调查问卷设计及调研方案、紧急医疗应对、调查访谈技巧及通讯稿撰写等等。前期培训有效帮助同学们装备专业知识,以积极心态面对接下来的下乡调研。

8月18日,“2013宜信普惠•中大岭南——广东农村金融调研”活动正式启动。8月19日至24日,学生们分赴位于湛江、清远、河源的调研地点,开展为期6天的调研。作为调研队伍中的一员,小伍同学家在城市,他初到清远农村就有深刻的感受——“条件太差了!吃的比学校饭堂差多了,住宿的地方还没有床铺,要自带被褥在小学教室打地铺,夏日炎炎,还要跟蚊子战斗”。在实地访问过程中,同学然遇到了接踵而至的困难:台风过后的暴雨、停水、停电、农村“鬼节”习俗对行程的阻碍、当地人对陌生人的本能防备以及对问卷涉及家庭部分隐私的抗拒……但通过当地志愿者的热心帮助和同学们诚恳主动的沟通,这些问题逐一解决。调查问卷是经过岭南学院教授深思熟虑而设计出来的,分为家庭成员及资产信息、家庭收支信息、家庭理财及融资需求、农村家庭社会政治关系与农村品牌、14周岁以下儿童情况、开放性的访谈问题六大部分,囊括农户生活的多个方面。通过调研,每个支队都完成了百户走访任务,共收集到1300多份有效问卷,获得大量第一手资料,对全面了解农户的家庭经济状况、融资筹资需求和当地金融发展情况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8月25日,下乡的全体同学安全返校。在快速休整后,同学们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开展了后续的数据整合和报告撰写,各个支队多次开会讨论报告方向,逐渐确定主题和探讨方向,将自身在农村的所见所闻结合所学的专业知识,转化为调研成果,反映当地金融状况,推动各项事业的发展。

9月13日,展示答辩会在南校区举行。18支队伍分别通过视频、PPT、文本等形式向师生们作汇报展示,主题内容包括农村金融、城镇化、社保制度、可持续发展等。展示之后,由带队教师组成的评委进行了点评和提问。评委们肯定了同学们从小处着手、向深处挖掘的做法,鼓励同学们继续关注各自的选题,结合所学知识和社会背景,进一步探究农村金融发展的巨大潜力。评委们强调,这次实践旨在让同学注重知行合一,运用理论知识分析社会生活中的经济学问题,拓宽同学们的视野,培养严谨务实的经济学思维。结合论文质量和现场展示表现,评委们最终评出了六支获奖队伍。

参与调研活动的同学坦言,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磨练了意志、经受了考验,在实践中活用理论知识,认识国情,了解民生,也认识了自我,并得到快速的成长。还有同学表示,能够亲身实地接触到农村居民,接地气、知民情,感受到了农村贫困家庭的辛酸苦楚,更加希望将来能用双手和智慧改变这个社会的现状,缩小中国的贫富差距。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