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新闻中心 学生处 研究生院 校团委 医学部办公室 珠海校区党 作者:文/新闻中心 图/新闻中心 珠海校区党政办 武警选培办 张丹燕 编辑:蔡珊珊 发布日期:2013-08-16 阅读量:
8月15日,迎新工作在四个校区同时展开。校党委郑德涛书记,陈春声常务副书记、副校长,朱孔军副书记、副校长,李善民副校长等校领导分别去四校区迎新现场视察并慰问工作人员。因公出差在外的许宁生校长等校领导也十分关心迎新工作,特意叮嘱相关部门要做好台风暴雨应对措施,确保师生、家长的安全,保障迎新工作顺利进行。
8月10日以来,我校2013年迎新工作已陆续展开。尽管新生报到时正值超强台风“尤特”登陆广东沿海地区,但由于学校整体部署,早在5月便成立以朱孔军副书记、副校长为组长的新生入学工作领导小组,布置各院系、相关部处、职能部门具体分工,提前做好了规划与预案,从而保障了迎新工作的井然有序开展。
郑德涛书记视察迎新工作
陈春声常务副书记、副校长视察迎新工作
本科新生党员、国防生和外国留学生于8月12日首批报到。报到当天,迎新人员热情服务,确保每位新生都有专人引路,帮忙搬运行李,负责解疑答惑。高年级国防生与新生结成对子,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校团委与东校区学生会特意为新生党员举办了系列培训讲座,让他们分享前辈的人生阅历、提高党员觉悟、感受校园的文化氛围。外国留学生办公室则请来农业银行、保险公司、照相馆在报到现场设点,使学生当场就可以完成入学登记、住宿安排、缴费、照相、领取签证材料及入院系报到通知书等流程。
朱孔军副书记、副校长视察迎新工作
李善民副校长视察迎新工作
南校区迎新点——熊德龙学生活动中心在装修后配备了中央空调,为前来报到的学生、家长提供舒适的环境。为确保报到点现场的秩序,今年专门设置了两个家长休息室,在入门处即将新生与家长进行分流,设置了清晰的指引牌和隔离带,安排志愿者进行引导。
今年北校区将迎来1400多名研究生新生入驻,他们分属中山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光华口腔医学院、护理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孙逸仙纪念医院、附属第三医院、中山眼科中心、肿瘤防治中心、附属第五医院、附属第六医院等11个院系及附属医院。中山医学院对于报到新生送出的礼物是“1V1迎新志愿服务”的贴心问候。所谓“1V1”,是指新生来校报到时,为帮助他们迅速建立对新校区的归属感,由迎新志愿者一对一提供全方位服务——热情迎接并全程陪同新生入住、用餐、参观校园,为他们解答生活和学习上的疑惑。这使远赴他乡求学的新生在全然陌生的环境中,体会到家一般的温暖与依靠。
国防老生为学弟们保驾护航
清晰明确的报道指引
受台风“尤特”影响,珠海校区将报到处从教学楼架空层转移到2、3楼,简化了报到流程,以便避风避雨、快速疏散人群。报到处还设置了防滑地毯,增设了指示牌。迎新现场亮点不少:历史学系、翻译学院每宿舍皆有师兄师姐为新生答疑解惑;移动信息工程学院开展了名为“Family Plus”的帮扶计划,即每两名学长、学姐担任8—9名新生的“组爸组妈”;翻译学院开展了富有浓郁学院特色的中英双语迎新;中法核学院则向新生提供了心理疏导的服务。
东校区今年在各迎新报到点的分布上做了合理调整,使“集中”和“分散”相结合。根据新生宿舍分布,各学院报到点就近安排到入住楼栋下,同时将财务处、学生处(绿色通道)、保卫处、宿管部门等职能报到处安排在同一地点,方便了要进行单独咨询和办理特殊业务的学生。迎新现场还设立了趣味照相布景、手绘中大地图、精美留言墙、留影墙等,营造了温馨舒适的氛围。
今年的迎新工作特别强调站在新生与家长的立场,对报到涉及的每一个细节都予以关注,努力营造周到温情的迎新氛围。为抵御“尤特”台风登陆所导致的狂风暴雨,东校区和珠海校区在主要干道路口提前搭建帐篷,加固防风防雨装置。学校多次巡查东校区报到场地,志愿者们也对帐篷、路标指引牌等受雷雨天气影响的物资进行及时修补。新生们从8月11日起可提前入住东校区和珠海校区。在8月15日正式报到前,东校区已有千余学生提前住进宿舍。从而有效避开了14、15日的雷雨天气。珠海校区则提前将所有需要分发的新生资料提前放入学生宿舍,对应到每个学生床位,简化了报到程序,减轻了新生行李负担。为方便新生往来,东校区还增设2辆地铁接驳车,免费接送新生及家长,珠海校区党服队也开通校园中巴以服务新生及家长。
欢迎你,亲爱的学弟学妹们!
迎新志愿者为新生报到作指引
学生处今年修改了《入学指引》,新的《入学指引》包含“公益囊”和“‘悦’读感”两项内容。“公益囊”要求新生暑假参加公益活动,“‘悦’读感”则指阅读《弟子规》的感想,旨在培养学生实践公益、回归经典的意识,使他们学会立身做人。今年的《入学指引》还添加了“人心向学”、学生思想教育“三项工程”的介绍,以及大学生年度人物典型事迹的展示。这使《入学指南》更富人文气息,于细微处体现中大风格。同时,学生处还于暑期设立资助热线,开展资助服务,为学生、家长解答疑惑;及时发布《2013级家庭经济困难新生资助工作安排》(学生﹝2013﹞157号),将新生资助服务工作进行系列部署,包括迎新绿色通道、家庭经济困难新生认定、家庭经济困难新生数据库、新生助学金项目申请以及校园地、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手续的完成等。截至8月15日,学生处缓交学费绿色通道已接待了298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教务处编印了《2013级新生学习指引》便携手册,简要介绍了课程修读、专业培养、创新创业训练、校际交流培养等方面的情况,并于8月12日发往各文理工科院系,供每位新生参阅。他们还于开学第一天在南校区、东校区和珠海校区分别设立迎新点,由各职能科室的管理人员面对面地为新生提供本科阶段学习问题的相关咨询。
热情的师兄师姐帮助新生搬运行李
迎接点特设的家长休息区
针对“尤特”台风引起的暴雨,总务处特地于迎新前在学生宿舍区张贴了温馨提示,提醒同学们关闭门窗,检查阳台排水口及清理排水口周围杂物,防止雨水堵塞造成损失。同时还加强迎新期间的巡查,及时梳理排水口附近的落叶及杂物,力求保障下水道排水舒畅。
为尽量减轻台风对迎新工作的影响,研究生院商同各有关单位,在迎新现场增设遮雨棚,并准备大量雨伞和塑料袋,为新生和家长遮雨或放伞使用;提醒各有关机关及研究生培养单位在布置有关工作时充分考虑台风的影响因素,切实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同时与保卫处专门研究现场车辆和人群的疏导问题,最大程度上为新生和家长提供便利的同时,确保现场的安全和秩序。
报到现场如火如荼,但井然有序
工作人员细致解答新生疑问
心理学系新生方同学身处广东,一直对中山大学充满向往。初次到来,更是喜欢上了中大的环境以及人文气氛,感受到了师兄师姐的热情。她希望自己能充实过好未来的每一天。
社会学与人类学院2013级研究生丁同学,对于中大的迎新活动印象深刻。她说:“我一出到地铁口就有同学在那边举牌引路,这里太热情了!今天的新生报到手续也很方便。”
中山眼科中心的黄同学马上要大四了,昨晚,她和志愿者们分装了整整1400多份材料,而今天,这些材料将“飞”入新生们的手中。作为今年的迎新志愿者,她感到很激动,“看到这么多师兄师姐入学,学校欣欣向荣,我太受感染了,以后定要在母校继续读研深造!”
立志干大事从现在做起
对于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新生们既满怀憧憬,又不免迷茫。关于成长与成才,对于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在刚刚过去的毕业典礼上,许宁生校长给博雅学院毕业生的寄语或许能给新生些许启发。许宁生校长谈到,同学们在大学期间也许不能完全实现所有的理想,大学的学习更多的是为以后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大学期间也是同学们世界观形成的主要时期。令人感动的是,中大学子的社会责任感很强。中大需要一批有社会责任感的“书呆子”,中大学生要有崇高的理想追求。许宁生校长鼓励同学们“要有做大事的决心”,除了在学术上继续追求外,中大也特别需要一批在别的行业成为领军人物的学子。在大学期间的基础很重要,国家、社会在更高层次上提出人才要求,“书呆子”要符合现代中国特色化需求,有社会责任感。“书呆子”在各方面都可做大事,要有一批在学术上、行业领域努力的学生,要立志做大事,可以做大事,唯此才不辜负学校、国家的精心培养。
据悉,8月15日当天,全校已到校本科学生7724人,到校率达95.44%。开学典礼将于8月17日在四校区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