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中国梦·我的梦】在西部遇见中大精神

中山大学第十四届研究生支教团工作汇报会暨“一帮一”奖助学金捐赠仪式在滇藏举行

稿件来源:校团委 作者:校团委 编辑:蔡珊珊 发布日期:2013-06-13 阅读量:

近日,中山大学第十四届研究生支教团工作汇报会暨“一帮一”奖助金捐赠仪式先后在西藏林芝地区第一中学和云南澄江县第一中学举行。广东省第六批援藏工作队领导小组成员、林芝地委组织部副部长陈新景,林芝地区教育局副局长周鹏程,林芝团地委副书记徐斌,澄江县委副书记窦志梅,澄江团县委书记李娜,澄江县教育局党委副书记陈跃明,我校团委书记黄毅、研究生院副院长龙波,林芝一中、林芝二高、林芝县中学、澄江一中、澄江四中、澄江五中等单位领导,中山大学慰问考察团全体老师参加了仪式。

林芝地区教育局副局长周鹏程、澄江县委副书记窦志梅高度肯定了第十四届研究生支教团在支教期间对当地的贡献,认为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杰出的成绩,为当地教育事业默默奉献、辛勤耕耘,留下了坚实的青春脚印,推动了当地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黄毅书记感谢当地对支教团学生的悉心照顾和培养,支教经历丰富了他们的人生阅历,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贡献意识,实现了他们的个人成长价值。他谈到,两个月后,我校第十五届研究生支教团将踏入西藏林芝和云南澄江的土地,接替支教工作。15年的坚持,15年的传承,“我觉得他们传承的是一种精神,是属于每一个中大人的精神”。

第十四届研究生支教团西藏分队队长曾琳和云南分队队长徐浩杰分别作了支教工作汇报。汇报中提到,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支教团始终围绕“能做事,勤做事,做好事,做实事”的原则,不仅在课堂上专注教学,还主动利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走访山区学校和家庭;积极联系外界争取社会资源,帮扶当地教育事业,用不长的时间,做了一件终生难忘的事情。

广州中大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谷晓丰代表产业集团为林芝一中捐赠三万元助学款,设立“中大产业专项奖励金”。

第十四届研究生支教团为林芝地区和澄江县六所学校捐赠“一帮一”奖助学金,资助金额达10万元。“一帮一”奖助金项目,是我校研究生支教团于2003年面向全校发起的公益助学活动,一个班级、一个团支部或一个团队共同资助一位西部地区的贫困学生,使其安心完成学业。第十四届研究生支教团在支教期间收集贫困学生信息,并于3月在我校启动“一帮一”奖助金项目,全校师生踊跃参加,共有300余名贫困学生获得资助。

会上,支教学校为支教团赠送了锦旗。支教团同学也表达了他们这一路的心声和一直怀揣的梦想。在云南支教的邱映瑜说:“我有一个梦,让自己的青春可以在西部留下绚丽一笔。”在西藏支教的方旭彬说,“享受在西藏支教的时光,珍惜韶华,只为这也许是人生中仅有为人师的一年。”“支教的这一年,我收获了感动,收获了爱,收获了成长与成熟,最终也收获了自己。因为有梦,我选择了支教;因为有梦,我绽放了青春!”蓝育惠这样诠释她的梦。

据悉,第十四届研究生支教团自2011年7月进滇藏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在过去的一年里,所授科目的平均成绩在平行班里名列前茅,更有支教队员取得科目平均成绩前三名的佳绩。他们发挥所长,指导学校大型文艺汇演的歌舞彩排,培训学校的街舞社、礼仪队、主持人、广播站、绿印社等学生团体的专项技能,在学校大小型活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们通过不同途径,共争取到了累计70万的慈善基金,共资助300余名贫困学生,为西藏和云南贫困地区募集到了电视电脑一体机、图书、文具、被褥、鞋子等一大批慈善物资。

第十四届研究生支教团接过了师兄师姐的接力棒,获得了赛莱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安利公益基金会和北辰青年发展中心的支持,在林芝县中学、澄江四中设立奖学金;在林芝一中举办 “民族艺术文化节”,并为学校添置了一批民族乐器;在澄江四中建立七彩小屋,开设“识致角”读书空间;在林芝县中学和澄江四中的梦想课堂扬起滇藏孩子的梦想。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