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由我校通识教育部主办、珠海校区管委会协办的中外优秀文化通识讲座文学系列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周末论坛举行。校长许宁生,常务副书记、副校长陈春声,校长助理兼珠海校区管委会主任保继刚等领导出席了论坛,珠海校区400多名学生聆听了讲座。
彭玉平教授做主题为“从王国维到胡适:新文化运动的‘源’与流”的讲座
中文系博士生导师、珠江学者彭玉平教授做了主题为“从王国维到胡适:新文化运动的‘源’与流”的讲座。继今年三月到珠海校区做“‘无我之境’与王国维的人生诗学”专题讲座之后,彭教授再度来到珠海校区,为学子们阐释新文化运动中王国维和胡适在理念上的继承发展关系。
彭玉平教授认为,胡适与王国维,一个作为“新锐”,一个作为“遗老”,在“现代”的观念里注定要擦肩而过,而在古典的领域却能走到一起。尽管坚持“新”“旧”的观念相异,他们“先西后中”的学术历程却不谋而合。王国维运用中西结合的研究方法,开创了现代文论“境界论”,胡适将其发展为“意境说”,为五四新文化运动铺路。而胡适的词学之所以能大体沿着王国维的方向前行,最根本原因在于,他们都出于救世目的,都怀着对当时词坛强烈的不满情绪。彭教授得出“胡适是文学革命的主导者,而王国维则是文学革命的先行者”的结论。
彭玉平教授的演讲开拓了同学们的学术视野,加深了同学们对王国维、胡适等人物在新文化运动中所做贡献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