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至6月2日,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中山大学软件学院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以下简称“MIT”)在东校区举办了第一届新媒体人文论坛——“公益传播与科技论坛”。我校校长助理、软件学院院长李文军,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胡舒立,副院长张宁、张志安和李艳红,移动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杨然等出席论坛。
论坛邀请了5位来自MIT计算机科学、移动科技、公益传播科技、传播学和媒体研究等领域的著名学者进行演讲并参与研讨。他们介绍了MIT在人文科技与公益科技领域的经验;探讨了前沿理论、实践与趋势;并就公益如何与新媒体科技相结合、公益传播理论和本土经验,如何促进中国互联网科技与公益目标相结合等话题与我校研究者进行了对话。
胡舒立院长做了题为《新媒体探索的十年》的主题演讲。她表示,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将陆续与国际知名学校合作,加深人文新媒体的学术探讨,引入世界先进人文新媒体教学经验。她希望,公益目标能够促进互联网科技应用于新闻媒体领域,帮助中国实现新闻业的转型,建立起一个理性和稳健的舆论平台。
麻省理工学院比较媒体系教授、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客座教授王瑾认为,唯有敞开学科大门,以人文视野引导科研走向,以科技思维丰富学人,才能共创“公益传播”与科技相结合的文化,催生国内公益科技发展。
论坛上还展示了近年来各院研发的公益科技作品和软件工具。这些作品的开发都立足于高校,借助不同学科相互融合的优势,具有明确的公益目标,充分体现了人文新媒体的理念。其中,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和软件学院共同开发的《公益协同设计》课程的教学成果颇为引人注目。该课程分别由来自传播与设计学院和软件学院的两位教师共同开设,面向来自两院的学生,进行创新教学。
本次论坛由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和软件学院主办,是国内第一个以“公益传播与科技”为主题的学术会议,是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与麻省理工学院合作以来推动“公益科技”这一新兴学科领域在中国成长的尝试,也是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十周年系列活动之一。
作为“人文新媒体概念”的首倡者,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拟在下一个十年通过新媒体人文系列论坛来推动互联网科技在人文领域的应用,推动人文理念引导下互联网科技实现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