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学术峰会暨2013年《国际金融研究》论坛(春季)在岭南学院举行。论坛由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国际金融研究》编辑部与我校岭南学院共同主办。中国银行副行长王永利,校党委副书记喻世友,金融研究院名誉院长、岭南学院教授宋海,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国际金融研究》主编黄志强,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行长白志中等出席了论坛。 黄志强主编,白志中行长分别致开幕辞。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新形势下的中国及国际金融:挑战、机遇、创新、发展”。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以及中国银行等25个不同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近80位学者、专家和博士生们共聚一堂,对当前国际金融和中国金融业改革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及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论坛现场
喻世友副书记代表学校对出席论坛的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他说,国际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当前中国金融改革到了关键时刻,在此背景下,本次会议对中国国际金融和改革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和热点问题进行研究,通过中国国际银行金融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和各高校的研究学者、专家等各方的交流和探讨,凝聚共识,将会产生有益的成果。
在主旨演讲环节,王永利副行长就当前国际金融领域存在的若干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宋海教授深入分析了金融科技产业发展对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作用。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研究员、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张礼卿教授、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学彬教授、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梁琪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与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教授、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副院长王曦教授分别就“金融市场化改革与综合经营”、“全球货币体系的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自平衡交互盯住国际货币体系初步构想”、“金融危机”、“国有股权与资本投资”、“人民币国际化方向”、“人民币国际化:风险与应对”等议题进行了前瞻性的分析和讨论。
在分会场讨论环节,学者们就“人民币汇率与国际化”、 “利率市场化及其渠道”、“货币政策”、“金融风险与防范”、“金融危机与开放”、“金融发展”等主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论坛分别围绕“货币政策与银行业转型与发展”和“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主题展开了两场圆桌讨论。第一场圆桌讨论由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副院长陆军教授主持,参与讨论的学者包括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江春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金融系主任李成教授、中山大学岭南学院金融系主任周开国教授、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汪洋教授。第二场圆桌讨论由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主管、《国际金融研究》常务副主编温彬研究员主持,参与讨论的学者包括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朱孟楠教授、《世界经济》编辑部主任孙杰、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国际金融系主任金洪飞教授、辽宁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崔日明教授。
本次开展的论文评奖活动共收到81篇参评论文,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学术专家组,中国国际金融学会编辑部、评审组、国际研究评审专家经过查询、初审,筛选出34篇论文参会。复审评出三篇优秀论文,分别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周先平、李标的论文《境内外人民币即期汇率的联动关系基于VAR—MVGARCH的实证分析》,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杨娇辉的论文《市场分割的东北亚货币之间的跨货币溢出效应与汇率预测》,西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张桥云、王宁的论文《我国商业银行存款利率浮动幅度影响因素时政研究,基于全国124家银行的数据》。获奖论文将在2013年最新一期的《国际金融研究》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