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生命科学学院束文圣教授团队在极端环境微生物生态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被Nature China选为研究亮点。
随着全球工业化的快速发展, 矿产资源开发产生的酸性矿山废水( AMD) 已经成为工业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近十年来,极端微生物生态是国际关注的热点问题,AMD 是极端微生物研究的一个模式系统。酸性矿山废水若不经妥善处理直接排放会造成大面积的酸污染和重金属污染。束文圣教授团队通过对中国东南部14个矿区的59个AMD样本进行微生物群落分布研究,证明了PH是决定酸性矿山废水(AMD)这一极端环境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主要因子,揭示了相关微生物类群在AMD生成中的作用和适应极端环境的可能性机制,对将来利用微生物技术对AMD进行处理和控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这一研究成果“Contemporary environmental variation determines microbial diversity patterns in acid mine drainage”于2012年底在线发表在生态学著名杂志ISME Journal上,2009级博士生邝嘉良、生科院黄立南教授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Nature China是Nature杂志社的中国网站,每周从世界范围内的权威学术刊物中遴选最具影响力的中国论文重点推荐。Nature China以“Microbial ecology: Acid reigns”为题对该成果做了介绍,评论说,由于微生物对于矿物的形成和组成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一研究成果无疑为揭示微生物在极端环境中的生存与适应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