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12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结果,孙逸仙纪念医院宋尔卫教授主持的“非编码RNA在恶性肿瘤靶向治疗中的应用基础研究”荣获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该项目该院完成人员还包括姚和瑞、苏逢锡、龚畅、于风燕和姚燕丹。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面向全国高等院校,每年评审一次,分设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科技进步奖(推广类)和专利奖。自然科学奖为在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内取得的发现、阐明自然现象、特性和规律的科学研究成果。2012年度全国共授予自然科学一等奖36项,二等奖70项,宋尔卫教授研究成果是本年度我校为第一完成单位唯一获得的自然科学一等奖项目。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有效方法之一,但由于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以及靶向性导入基因干预药物的方法尚不成熟,阻碍了分子靶向治疗的发展。针对这一瓶颈难题,宋尔卫教授率领其研究团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基金的资助下,以基因表达调控为核心,对乳腺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机制进行的系列研究。经过十余年的努力,深入研究了非编码RNA应用于肿瘤治疗的潜能,补充完善了肿瘤发生发展及治疗干预的相关理论,为非编码RNA的应用开发奠定了基础。项目大部分研究成果为国内外率先报道,引领了肿瘤分子靶向治疗、非编码RNA、肿瘤干细胞等领域的研究方向。项目研究成果在《Cell》、《Cancer Cell》、《Nature Medicine》等杂志发表SCI论文23篇,总SCI影响因子(IF)203分,十篇代表作IF 104分,其中单篇最高IF 32.403(《Cell》)。包括《Science》等具有重要影响的期刊正面引用了上述研究成果,SCI总他引次数达169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