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我校研发的全国城市空气质量实时发布平台上线服务

稿件来源:先进技术研究院 作者:先进技术研究院 发布日期:2013-01-07 阅读量:

2013年1月1日开始,由我校先进技术研究院与工学院承担研发的全国城市空气质量实况发布平台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上线使用。该平台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简称“空气质量新标准”)要求,实时发布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及直辖市、省会城市等共74个城市、496个监测点位的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臭氧(O3)、一氧化碳(CO) 和细颗粒物(PM2.5)等6项基本项目的实时监测数据和AQI指数等信息。

全国城市空气质量实时发布平台显示的城市PM2.5浓度分布情况

该平台是我校先进技术研究院徐伟嘉博士、工学院余志教授等组成的研发团队承担的《国家环境空气监测网数据传输与网络化质控平台》项目中的一部分,项目研发的空气质量联网管理业务平台与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数据采集系统也同时在上述的74个城市和496个监测点位投入使用。按照环保部新空气质量标准“三步走”实施方案,上述系统将在2013年覆盖113个环保重点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2015年覆盖全国各地级以上城市。

项目技术准备工作可以追溯到2003年,中山大学工学院组建团队开展城市机动车尾气与大气污染领域的研究。2005年开始先后投入资金300余万元建成包括SO2、O3、PM10、PM2.5、PM1、能见度、太阳辐射度、风速、风向、雨量等涵盖大气复合污染主要相关参数的固定式与车载式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系统,进一步开展城市大气复合污染的自动化监测技术、模拟分析等领域的研究。在完成一定的前期技术积累后,开始以中山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为基地,联合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广州市方纬交通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关键技术产业化与工程化研发。由先进技术研究院、工学院、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和广州市方纬交通科技有限公司组成的技术团队,于2010年研发完成广州亚运会空气质量联网平台,并应用在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实现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实时监控,成功完成亚运会空气质量保障任务。2011年进一步研发集成珠三角区域60多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面向光化学污染、灰霾监测的区域复合大气污染立体监测网络监控平台,并联合企业推动在珠海、佛山等环境监测部门应用。2012年研发珠三角空气质量实况发布平台,支撑广东省在全国率先按空气质量新标准发布城市群PM2.5、O3等大气污染实况信息,并于9月中标《国家环境空气监测网数据传输与网络化质控平台》项目,开始启动在全国的推广应用。

历经十年磨剑,逐步完成从技术积累、关键技术突破、应用示范、全面推广的研发与产业化历程,形成政、产、学、研的合作链条,是我校在技术研发、推广应用与服务社会的一个有益尝试。

附:全国城市空气质量实时发布平台地址:113.108.142.147:20035/emcpublish/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