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闻网广州6月17日电(通讯员王攀、王明飞、黄利荣)6月15日下午,由中山大学医院管理处、护理学院共同主办的科普活动——2022年北校园第一期“急救知识与技术培训”顺利举行。教师、学生、物业管理人员、退休职工共50人参与培训。活动由医院管理处副处长叶伟主持。
护理学院党委书记陈昌龄介绍了活动背景。他表示,AED是一种便携式医疗设备,可以通过电击除颤挽救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命,因此,AED被誉为心源性猝死患者的“救命神器”。护理学院一直积极推动公众急救培训,推动公共AED进校园,多次向学校提议案,获得学校回应,在三校区五校园初步配置了公共AED。护理学院愿意继续承担医科学院的责任,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公众急救培训。他希望同学们珍惜宝贵培训机会,积极学习急救知识。
医院管理处副处长叶伟在发言中谈到,我校一直积极推进公共AED项目:在运动场、课室等公共场所配备守护心脏的“救命神器”--自动体外除颤仪(AED)。2018年,广州校区南校园率先配备了公共AED,接下来的几年,广州校区、深圳校区、珠海校区陆续增配公共AED。医院管理处联合教务部、学院大力开展急救培训,我校师生员工多次利用公共AED成功救人。离我们最近的事件是今年5月24日,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校园内一名工人不慎触电昏厥,中山大学医学院4位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使用AED为其争取到宝贵急救时间。接下来,医院管理处将继续在师生员工中广泛开展自动体外除颤仪的知识培训工作,让师生员工了解AED的使用常识、紧急情况下的获得途径和使用方法,让全体师生员工在有人发生心跳骤停的时候,勇敢地伸出自己的双手拯救生命。
护理学院副教授赵娟娟讲授急救知识与技术。赵娟娟副教授自2014年8月开始,已经参加和主讲了20多期“广州科普游自由行-社会公众急救知识和技术培训”活动,具有丰富的急救培训经验。她边讲解边向同学们演示,并亲自对同学们的操作进行纠正和指导。活动现场气氛活跃,学员们踊跃发言,积极参与讨论交流。讲解结束之后,学员们在护理学院老师和志愿者的帮助下进行AED和心肺复苏的实操训练。
护理学院赵娟娟副教授指导操作要点(来源:医院管理处)
老师和学员们积极参与急救实操(来源:医院管理处)
中山医学院法医系的郑杰同学说,参与此次科普活动不仅能够学到急救的理论知识,还能亲自动手操作。现场的操作评估机制,使得自己的学习和操作更加准确和高效。
护理学院的陈小怡同学说,作为此次活动的一名志愿者,负责协助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学习了急救技术的相关专业知识,学会如何在危险面前分秒必争,也深刻认识到医护人员身上担负的救死扶伤、守护人类健康的使命和责任。
此次科普活动使在场的参与者深切地感受到掌握急救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现场的实时操作训练和培训提高了大家的应急救护能力。
文稿终审:医院管理处 林天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