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闻网广州8月30日电(通讯员李敏盈)8月26日,由中山大学科学研究院主办,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承办的“中山大学学科交叉论坛——口腔生物材料专场”在附属口腔医院讲学厅顺利举行。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举行,在穗学者汇聚光华,穗外学者云端相会,华南理工大学王迎军院士等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和中山大学师生参加,中山大学副校长兰平、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刘梅出席,光华口腔医学院院长程斌主持论坛。
论坛现场(来源:光华口腔医学院)
兰平副校长作开幕致辞,强调学科交叉对推动学科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口腔医学与生物材料密切相关,是学科前沿重要的新增长点,期待广大学界同行通过会议,不断创新交叉机制,营造良好氛围,加强合作交流,力争产生一批重大交叉研究成果,推动口腔医学事业高质量发展。
兰平副校长致辞(来源:光华口腔医学院)
论坛设有院士特邀报告、杰出学者报告、优秀青年报告、博士后创新论坛等环节。其中,华南理工大学王迎军院士在院士特邀报告环节中,现场讲授“智能抗菌材料研究”。王院士与大家分享了几点思考:一是智能抗菌材料的研发突破材料相关研究关键核心技术,融合AI、3D等赋能技术,所研发材料可形成多种形式的产品,如种植体、颌面再生修复体、喷剂、抗菌膜等,适合口腔多个专科抗抑菌应用;二是多学科交叉和深度融合是生物材料创新发展的主要特点和趋势;三是医工融合是医疗器械和现代医学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王迎军院士现场讲授“智能抗菌材料研究”(来源:光华口腔医学院)
杰出学者报告环节中,北京大学邓旭亮教授线上讲授“医工结合——口腔医学发展”,空军军医大学陈发明教授线上讲授“Preparing the Ground for Periodontal Tissue Regeneration”,中山大学帅心涛教授现场讲授“纳米医学与疾病诊疗”。
在优秀青年学者论坛环节中,华南理工大学施雪涛教授现场报告“生物适配的组织再生修复材料的研究”;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吴钧副教授现场报告“生物活性材料作为药物载体和组织工程支架”;中山大学白莹副教授现场报告“脱细胞基质生物材料与口腔软组织再生修复研究”,陈泽涛研究员现场报告“基于免疫微环境调控的口腔种植再生修复材料研究”,李卫昌研究员现场报告“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在组织修复与功能重建中的应用探究”。
博士后创新论坛以壁报形式开展,专家们对33份壁报进行评审,并在现场与博士后深入交流,进行深指导。最后,共评定15名博士后获奖。
从“齿”开始,学科交叉。本次论坛有效促进“口腔医学+X”深度融合,推动学科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中山大学将继续建设一流医学学科,为维护人民健康和推动健康中国提供重要支撑。
文稿终审:光华口腔医学院 陈望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