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闻网广州2月21日电(通讯员刘英杰)2月17日,第23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暨展览全体大会在京召开。本届年会的主题是“适应与改变——重塑我们的教育”。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发表视频致辞。中山大学校长高松院士受邀作为大会嘉宾出席全体大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刘利民主持大会开幕式。
怀进鹏部长指出,过去十年,中国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教育公平取得历史性成效,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教育对外开放不断提质增效,中国的教育事业发生了格局性变化。中国教育将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对教育的战略部署为根本遵循,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坚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不断创新改革,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
怀进鹏部长强调,合作共赢永远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必须应时而谋、顺势而为,牢牢把握时代潮流,坚定合作信心,不断提升教育发展韧性。他提出三点倡议:一是充分发挥机制平台积极作用,密切教育合作。深度参与多边机制框架下的教育合作,加强在教育领域的互联互通,促进全球教育的共同发展。二是全面深化数字教育合作,推动教育现代化。利用信息化手段有效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合作提升师生数字素养和能力,实现教育更高质量更加公平与包容的发展。三是广泛开展交流互鉴,夯实合作基础。在切实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基础上,创新设计更多交流项目,不断增进彼此理解与友谊,推动建设一个更加开放包容的世界。
高松校长在大会上作了题为“促进跨学科的教育与研究”的主旨演讲。他指出,未来远比现在复杂,复杂性使得未来更加多样化,充满不确定性,这些都将从根本上影响和重塑教育。要直面来自现实和未来世界的挑战,需要我们高等教育能够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高松校长结合近年来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工作的思考和实践,从促进跨学科的本科教育以及科学研究与研究生培养的角度,深入阐述了大学如何通过将通识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将跨学科研究的优势转化为跨学科教育的优势,构建新型跨学科学术组织和创新体制机制等方式,有效促进跨学科的教育和研究,提升学生的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
高松校长发表题为“促进跨学科的教育与研究”主旨演讲
高松校长发表主旨演讲
据悉,第23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暨展览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是全国乃至全亚洲最具影响力的教育盛会之一。本届年会主宾国是德国,年会以“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开展了30余场平行论坛,中山大学承办了年会平行论坛之一——“中德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论坛”。中山大学以其高质量的会议水平和突出的贡献,荣获本次大会“荣誉合作伙伴”的殊荣。
中山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主任卢宇彤教授代表学校领取“荣誉合作伙伴”证书
文稿终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卢宇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