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陈保瑜、罗毅)2022年3月至6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医生、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柯志勇在云南省凤庆县人民医院儿科进行医疗帮扶。
接到帮扶云南凤庆的任务后,柯志勇提前跟前期帮扶的两位同事了解了当地儿科的情况,结合他之前的工作经验制定了帮扶计划。凤庆县人民医院儿科住院部成立于2013年10月,2016年11月17日成立新生儿病区,依附于普儿病房。经调研,柯志勇发现凤庆县人民医院儿科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一是医疗技术力量偏薄弱;二是任务重,不仅承担着全县的儿童救治工作,还要负责各乡镇卫生院的技术指导工作;三是在各乡镇卫生院医疗水平有限的同时,部分乡镇受限于交通上的客观影响,转运病人耗时长,容易耽误最佳治疗时间;四是科内医生普遍缺乏职业规划,职业发展内生动力不足。了解到这些实际情况,柯志勇调整了帮扶计划,几经努力,逐一达成。
规划发展定方向,引进技术强信心
结合科室2021年结题的省级重点专科补短板项目内容,柯志勇上岗后首先帮助科室规划亚专业的发展方向,并意向性确定亚专业带头人。通过广泛征集意愿,科室初步确定儿童呼吸和哮喘、儿童生长发育、血管瘤等亚专科人选,进一步确定新生儿专科未来的发展之路。柯志勇通过带教查房、指导操作示范、规范临床用药、拓展临床诊疗思路等方式,带领科室不断收治疑难、特殊病人,医疗质量不断提升。帮扶期间,柯志勇几乎每天都到科室带领年轻医生进行查房、讨论病例,结合具体病情传授新知识、新技术。柯志勇经常和高年资医生探讨工作经验,相互印证并不断更新工作理念,同时还指引科内医生进行职业发展规划。通过专业技术的开拓和日常工作经验交流,儿科医生的从业信心得到提升,职业成就感增强,积极性明显提高。
柯志勇带教查房
在帮扶期间,柯志勇适时引入了一些当地能持续开展应用的新技术、新技能,包括带领凤医儿科实现了多项工作“零”的突破——开展了科内的首例骨髓活检术;在神经外科专家的协作下首次完成大面积脑室出血新生儿和脑积水儿童的收治;首次管理侧脑室外引流术后病人;首次开展了县内儿童血管瘤、周期性发热的诊治及规范的追踪随访等。在柯志勇的指导下,凤医儿科还规范了头皮针骨髓穿刺术和腰椎穿刺术,规范了新生儿窒息复苏、耐药支原体感染、过敏性紫癜、遗尿症、不典型川崎病和蚕豆病等多种当地常见的儿童疾病的诊治。
柯志勇给科内同事分享工作经验
县域协作解难题,学术活动促提升
呼应凤庆县医共体规划,在县人民医院儿科主任纪元红的支持下,柯志勇帮扶建立起以县人民医院为龙头、县中医医院和县妇幼保健院为侧翼的儿科一体化网络。县人民医院是县内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定点救治单位,承担着县域内危重新生儿和危重儿童的急救任务。但凤庆地处山区,辖下乡镇急症患者转送耗时很长,容易耽误救治时机。刚到凤庆时,1个重症肺炎患者历经4小时才被救护车转送到县医院,虽然病人后来经救治顺利恢复,但对柯志勇医生的触动很大。同时,凤庆县城三家医疗机构儿科不同程度存在起步晚、人力资源不足、儿科基础薄弱等问题。为全面提高县域医务人员儿童急救技能,柯志勇以新生儿复苏培训为抓手,经过遴选确定了凤医新生儿复苏培训团队,在科室反复强化培训后,分批次到县妇幼中心和县中医院培训,建立起由三家县级医院组成的新生儿复苏培训师资团队,通过定期、不定期到乡镇卫生院进行培训的方式提高全县医务人员儿童急救技能水平。此外,还通过讲座等方式,先后进行了儿童惊厥、意外窒息、急性溶血等实用或在当地常见的儿童急症的培训。
为提高县中医医院及妇幼保健院儿科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医疗需要,柯志勇在帮扶期间有空闲时间就会到县妇计中心和县中医院开展培训、带教查房及会诊,不但解决了病人的问题,还带动了兄弟单位儿科专业水平的提高。
帮扶期间,柯志勇坚持每周对凤庆儿科医师进行专题讲座。在县人民医院讲授或主持讲座12次,授课内容包括腺病毒肺炎、耐药支原体肺炎、扁桃体渗出及周期性发热、血常规及肝酶学报告解读、喉梗阻的应急处理及海姆利克法、急性喉炎的处理、ITP、婴儿血管瘤、医患沟通和幻灯片制作等,并主持了急性溶血、过敏性紫癜等疾病的诊治。2022年5月28日至29日,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的大力支持下,组办了由中山一院—临沧市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主办,凤庆县人民医院承办的“基层儿科疾病诊治进展提高班”,云南省儿科医学会现任主委付红敏教授及广东省儿科医学会候任主委蒋小云教授分别线下和线上出席。丰富的学术活动不仅为临沧基层儿科医师提供了一次学术盛宴,也扩大了凤庆县人民医院儿科的影响力。
柯志勇和基层儿科疾病诊治进展提高班部分医护人员合影
因地制宜钻科研,送医下乡显温暖
凤庆当地儿童过敏性紫癜和成年肾衰竭的发病率较高,推进县域医疗资源的一体化,使绘制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地图成为可能。为此,柯志勇指定指导当地医生收集儿童过敏性紫癜的病例资料,提前谋划建立相关数据库。目前已在县城三家医院开展耐药支原体肺炎的病例收集,以及周期性发热资料的收集。此外,他还带领年轻医生深入幼儿园开展患病率的调查,通过这些活动,带动提升当地医务人员学术兴趣和科研水平。
柯志勇和同事下乡义诊
柯志勇和下乡义诊同事合影
在帮扶期间,除了立足县人民医院的儿科工作以及对县中医医院及妇幼保健院的技术扶持外,柯志勇还积极参与中山大学组织的各类义诊下乡活动,为基层群众送医送药。这些义诊活动均圆满成功,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情系凤庆一线牵,获益良多边疆行
根据工作安排,柯志勇本次帮扶工作时间为3个月。在儿科纪元红主任和同事们的支持协助下,他的帮扶工作按计划顺利推进,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医疗帮扶任务。在柯志勇的倡导下,县人民医院、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三家医院儿科医生都建立了“凤庆儿科医生”微信工作群,为当地医生交流分享日常工作心得体会搭建平台,实现了业务交流常态化。不管在凤庆还是回到广州,柯志勇都会在群里积极引导讨论各项疑难杂症,做到“离开了凤庆,仍心系凤庆”。
谈到这份难忘的帮扶经历,第一次深入农村基层开展医疗工作的柯志勇认为,边疆的人文风情、自然风光扩展了他的眼界,边疆的发展现况及国家对边疆地区的支持也让他备受鼓舞。在凤庆,中山大学帮扶团队不同专科同事之间专业上的协作以及生活上的互助,也让大家结下深厚的友谊。凤庆帮扶将永远是他人生中一段难忘的经历。
文稿终审:校工会 许东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