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陈保瑜、罗毅)2022年3月至9月,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眼底外科主治医师余曦灵在云南省凤庆县人民医院开展医疗帮扶工作。
身未至,心先行
虽然从未踏足这片土地,但是余曦灵对凤庆却毫不陌生。中山大学与凤庆县因为定点帮扶工作已经结缘快十年了,现在终于能亲赴一线,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参与其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余曦灵感到了光荣和自豪。为了更好地完成帮扶任务,余曦灵在动身之前做了许多调研工作,不仅向前几批医疗帮扶团队的多位成员请教了经验,还提前和凤庆县人民医院眼科主任李春光了解了当地的医疗情况,掌握大体情况后,一个初步的帮扶计划在她心中生成了。
来到凤庆县人民医院后,余曦灵迅速地将计划付诸行动,通过查房示教、手术带教、专题讲座、下乡义诊、科普宣教等方式,从医疗、教学、研究、管理、文化等多个方面全面开展工作。在工作过程中,余曦灵不断涌现出一些新的想法,她结合凤庆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工作计划,力求尽善尽美。
作为一名眼底外科的医生,余曦灵的帮扶计划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提高医务人员对眼底病的诊治能力。因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凤庆县的眼底病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眼底病涉及的知识繁多复杂,手术和操作的学习曲线也相对较长,非常考验医生的知识储备、思维能力和临床经验。余曦灵不仅通过带教查房对一些典型和疑难病例进行示教讲解,对一些容易误诊和漏诊的病例逐一讨论分析,还每周针对性地在科里开展专题小讲课,加强对眼底病基础知识的学习,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在前期帮扶同事的建议下,当地医院已经购置了激光机、玻切机等眼底手术设备,但是由于手术经验不足,操作技术仍需要提高和改进,余曦灵耐心详细地对医生们进行激光和手术带教,尤其是鼓励年轻医生积极参与学习,也提出了许多改进的意见和建议。在余曦灵几个月的倾囊相授下,当地医生的眼底病诊治技术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
左图:余曦灵开展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右图:余曦灵开展视网膜激光光凝手术
勤精业,传帮带
余曦灵记得刚到凤庆的时候,曾询问眼寄生虫病的发病情况,医生们表示从未接诊过此类患者。但是不久之后余曦灵就在门诊遇见了一个七岁男孩,他的一只眼睛已经几乎失明,母亲带着他辗转多家医院,始终弄不清楚得了什么病。余曦灵通过详细的问诊和检查,高度怀疑该患儿为眼弓蛔虫病,通过与患儿家属沟通后,对其进行了眼内液免疫学检测和长效糖皮质激素眼内注射,最终检测结果也证明了余曦灵的诊断是正确的。这是当地医院首次诊断眼弓蛔虫病,也是首次进行眼内液免疫学检测及长效糖皮质激素眼内注射治疗。余曦灵结合此典型病例,不仅进行床边带教查房,还针对性地开展了专题小讲课,详细介绍了眼弓蛔虫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手段和治疗方法,并针对眼寄生虫病的预防进行了科普宣教。当地医生表示,以往也遇见过类似临床表现的患者,只是由于对疾病认识水平的不足而“视而不见”。通过这样典型病例带教和专题讲课,很好地提高了当地医生对眼寄生虫病的认识,填补了对眼寄生虫病诊治的空白。
余曦灵不仅重视手把手的临床带教,还注重培养当地医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积极推动他们参与学术交流活动。她认为随着现代医疗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医疗帮扶应该以“授人以渔”为目标,才能真正做到“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她通过开展专题讲座指导大家如何查阅医学文献和资料,如何进行病例汇报。每周她都定期通过视频会议连线中山眼科中心眼底外科的疑难病例讨论会,让大家开阔视野,了解最前沿的诊疗进展。她还积极鼓励凤庆县人民医院的年轻医生参加全国病例演讲比赛(云南赛区)的选拔,从资料整理、幻灯制作、拟定讲稿到演讲排练,余曦灵都事无巨细地悉心指导,帮助参加比赛的同事得到了评审专家们的高度评价。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让年轻医生锻炼了临床思维和表达能力,培养了自主查阅文献学习的能力,也极大地提高了年轻医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此外,余曦灵还代表中山眼科中心向县医院眼科赠送专业书籍,促进开展业务学习。通过半年的努力,余曦灵明显感受到了大家在学习主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上的进步,她感到非常的欣慰和满足。
左图:余曦灵开展眼底病专题讲课 右图:视频会议连线中山眼科中心眼底外科参与病例讨论
余曦灵指导凤庆县人民医院眼科医生参加全国病例演讲比赛(云南赛区)
行义诊,重科普
余曦灵不仅在医疗和教学上给予专业指导,还作为眼科挂职副主任积极参与科室管理工作。在帮扶期间,她协助凤庆县人民医院眼科主任李春光对科室门诊出诊制度、管理制度等进行了调整和改进,多次实地考察并对新院区眼科门诊和病房的规划设计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此外,她还积极推动凤庆县人民医院眼科参与了滇西糖尿病眼病联盟及全国青光眼联盟等学术组织,为未来进一步推动学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凤庆县地处山区,各大乡镇之间都被一座座大山隔断,只能通过崎岖的盘山公路甚至毛坯土路到达,县城以外的各个乡镇的老百姓来县城看病往往较为困难。在各级政府和凤庆县人民医院的组织下,余曦灵和各位医疗队的成员们坚持定期深入凤庆的各大乡镇,例如鲁史镇、红塘村等进行义诊活动,为当地老百姓送医送药。此外,为了更大程度地发挥帮扶作用,医生们还在临沧市领导的组织下,长途跋涉来到远在祖国边境的沧源县、耿马县和镇康县,为边境县的老百姓排忧解难,并向当地县医院进行工作上的帮扶与指导。
左图:余曦灵在鲁史古镇开展义诊 右图:余曦灵在耿马县人民医院为医务人员讲课
国家“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强调要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余曦灵在帮扶期间还发现,随着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在乡镇地区的普及,由于缺乏正确的眼健康知识,当地儿童和青少年的近视率高发,急需向群众普及科学用眼、近视防控知识。在凤庆县人民医院的组织下,余曦灵在凤庆县电视台作了近视防控知识宣讲。在下乡义诊的过程中,她深入乡镇中小学开展近视防控科普讲座,力求做到治未病,防病于未然。
藏头诗,诉真情
在帮扶的半年中,余曦灵累计门诊带教诊疗860人次,住院患者带教查房400余次,带教玻璃体视网膜手术20余台,视网膜激光光凝术40余台,科内授课19次,远程连线病例讨论20余例,下乡义诊10次共500余人次。余曦灵的工作成果得到了凤庆县人民医院领导和同事们的高度评价,她也与各位医务人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离别之际,眼科的同事为了感谢她为凤庆县人民医院发展作出的贡献,送给了她一首藏头诗:
曦月腾辉照杏林,
灵眸闪动暖人心。
大医风采成标格,
师道精神贵若金。
余曦灵与凤庆县人民医院眼科医务人员合影
在离开之际,余曦灵回顾这段难忘的帮扶经历说,半年前,她带着中山大学和中山眼科中心领导的嘱托来到凤庆开展医疗
帮扶,倍感责任重大;半年后,她带着凤庆县人民医院和凤庆人民群众的感激和祝福回到广州,倍感欣慰满足。通过在凤庆半年的工作和生活,已经把凤庆当作了第二故乡,对这里的一山
一水,一草一木都有了感情。尽管帮扶工作只有短短半年,但是与当地人民群众的深厚的情谊还会一直不断地久久延续下去。她相信经过一批批中大人的努力,能够真正把先进的医疗技术留在凤庆县,造福这里的人民群众。
文稿终审:校工会 许东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