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筑梦人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本报推出教师人物访谈系列。
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焦刘洋勇夺女子200米蝶泳金牌。当奥运冠军,是焦刘洋儿时的一个梦想,她圆梦了。2020年,焦刘洋从部队退役,加盟中山大学,成为中大体育部的一名老师,担任学校游泳队主教练。当老师,是焦刘洋儿时的另一个梦想。至此,她童年时的两个梦想都成真了。
从奥运冠军到高校教师,焦刘洋也遇到过一些挑战,但凭着“永不言弃的体育精神”,焦刘洋一一克服。她希望,不论是上公共体育课,还是带高水平游泳队,她都能将“永不言弃的体育精神”传递给学生。
如果我可以当老师,哇,那应该很酷!
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焦刘洋摘取了女子200米蝶泳金牌。她实现了自己小时候的一个梦想——当奥运冠军。
8年后的2020年底,焦刘洋从部队转业。当时,她的面前摆着不少让人羡慕的“出路”。最终,焦刘洋选择了到中山大学体育部任教。“小时候,当被人问到梦想是什么时,我就曾说过,我的一个梦想是当奥运冠军,另一个梦想就是当老师。”焦刘洋说,作为一名运动员,她已经养成了常年运动的习惯。当时摆在面前的其他工作需要天天坐办公室,这让她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和优势,而且自己也太不适合坐办公室那样的工作。
碰巧,那时中山大学也正在物色高水平游泳队的主教练,焦刘洋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如果我可以当老师,哇,那应该很酷!”就这样,焦刘洋顺利加盟中大。
选择中山大学,还有一个十分吸引焦刘洋的理由。她介绍说,内地高校中,只有两所高校拥有高水平游泳队,中山大学就是其中一所。高水平游泳队的队员,只要成绩合格,就有资格参加全运会、亚运会,甚至世锦赛、奥运会,这让焦刘洋觉得很有挑战性。她说,练游泳20年,遇到过很多好老师和好教练,因此,她也希望能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积累的经验、训练的想法和理念传承给学生。
原来教公共体育课比带高水平游泳队还难
成为老师,焦刘洋有两个主要任务:一是带高水平游泳队,二是教公共体育课。
常人眼里,带高水平游泳队肯定更难,但让焦刘洋意想不到的是,教公共体育课才是大挑战。在她看来,游泳队的队员们都是水平很高的运动员,教他们是有一套成熟的训练计划,特别接近以前自己当运动员时的训练经历。而且,师生之间有相似的背景,用专业术语沟通也非常顺畅。
教公共体育课可就完全不一样了。游泳课是中大的必修公共体育课,学生们基础完全不同,有不少同学从来没有游过泳,有的同学甚至不敢下水。教不会游泳的人学会游泳,成了摆在焦刘洋面前的一大难题。“训练时讲专业术语,是完全行不通了。”焦刘洋仔细琢磨了一下,学生们每周只有一次游泳课,一个学期后就要进行考核,游满25米及格,游满50米才能拿到满分。掐指一算,学生们的学习时间非常紧张。
为了更好地教学,焦刘洋主动向中大的前辈老师们求教。她发现,前辈老师们教初学者,有行之有效的一套方法。“老师们教给我不少口诀,比如 ‘我是一架飞机,飞机要起飞,收起翅膀,收起腿……’这些口诀很有意思,非常形象,学生们很容易就能理解。”
从教近3年,焦刘洋渐渐适应了当老师的日子,并享受着与学生相处的时光。当老师什么时候最开心?焦刘洋脱口而出:“获得学生信任的时候。”
2021年春季第一学期,焦刘洋开始正式在中大教公共体育课。课上,她遇到了一个很“奇怪”的男生。“第一节课,他就说不想下水,让我给个及格分,实在不行给0分也行。后来,我一询问才知道,他曾经溺过水,对游泳有很深的心理阴影。我想了会儿对他说:‘我会在旁边陪着你,你要相信,我是不会让你淹到的。’”在焦刘洋的鼓励下,学期末,这位一开始“不敢让脸接触水”的男生,游完了50米,取得了满分。
让运动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有了信任,课上,学生们会将焦刘洋平时说的想法和训练理念执行得非常到位;课下,学生们就连遇到一些与体育课无关的难题时,也常常向焦刘洋诉说、求助。因此,私下里,焦刘洋还被学生们送了一个昵称“焦姐”。
在接受采访当天,一位今年硕士毕业的学生,就特地回到中大校园,向“焦姐”诉说近期遇到的难题。“我现在入职一所中学当体育老师,遇到了一些问题,焦老师在大学里当体育老师,人又特别好,所以我来找她,想听听她的建议。”这位毕业生说道。
在教学中,焦刘洋发现,有的学生刚上大学时可能会迷茫、懈怠。她便常常勉励学生:“大学是开启人生的第一步,刚入学时,就要想好将来要做什么,并为自己的目标而努力。”
大学生的学业非常繁忙,学生们面临不小的学业压力。焦刘洋说:“运动可以缓解疲劳、减轻压力,希望他们能将运动和学习、工作结合起来,让运动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劳逸结合,在运动中找到快乐。”
身为奥运冠军和老师,焦刘洋认为,自己有责任传承和推广奥运精神和体育精神。在中大体育部的开学第一课中,焦刘洋每次都会谈起“永不言弃的体育精神”。焦刘洋提及当运动员时的经历说,日复一日高强度的训练,让她也产生过放弃的想法,但正是“永不言弃的体育精神”,让她无悔自己的选择,挺过难熬时刻。焦刘洋说:“大学生们将来会从事各种各样的职业,体育带给他们的除了健康和快乐,还有永不言弃的体育精神。”
筑梦心语
让学生在运动中找到快乐
运动可以缓解疲劳、减轻压力,希望学生们能将运动和学习、工作结合起来,让运动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劳逸结合,在运动中找到快乐。
当运动员时,面对日复一日高强度的训练,我也曾产生过放弃的想法,但正是“永不言弃的体育精神”,让我无悔自己的选择,挺过难熬时刻。大学生们将来会从事各种各样的职业,体育带给他们的除了健康和快乐,还有永不言弃的体育精神。
原文链接:https://gzdaily.dayoo.com/pc/html/2023-09/07/content_875_8359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