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过〈共产党宣言〉译文的〈民生日报〉》
邱捷 邱蔚晴 编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23年5月
“此书将刷新学界对马克思主义在广东传播史的认知。”对于中山大学出版社日前出版的《刊登过〈共产党宣言〉译文的〈民生日报〉》,著名党史学家、广东省原党史办主任曾庆榴教授给予高度评价。
《刊登过〈共产党宣言〉译文的〈民生日报〉》是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邱捷所做的资料汇编,也是他多年研究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民生日报》创刊于1912年5月4日,1913年11月10日停刊,前后一年多时间,在民国初期的广东有较大的影响力。
邱捷教授告诉记者,民国初年,中国近代革命风起云涌,这一时期,各种思潮进入了中华大地,作为传递新思想的重要载体,各类报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有统计,当时报纸总数达5000种,广东的《民生日报》是其中之一。目前,只有中山大学图书馆保存了较完整的《民生日报》档案资料。
宣扬社会主义的重磅之作
邱捷教授著述众多,近年来他对杜凤治日记的研究尤其引人注目,2021出版的《晚清官场镜像:杜凤治日记研究》广受学术界和读者好评。而他对《民生日报》的关注、研究、引用已经有很长时间,真正让他眼前一亮的,是他在这些尘封已久的《民生日报》档案中,发现了国内最早的《共产党宣言》的中文译本。
“学术界公认的《共产党宣言》最早中文译本,于1920年由陈望道翻译完成。陈振飞翻译的《共产党宣言》是节选翻译,不是完整版本,但在报纸刊发的时间是1912年,时间上大大提前了,而且充分显示了广东是早期共产主义思想传播的重要基地之一。”邱捷说。
邱捷教授告诉记者,在《民生日报》上连载的陈振飞所译《绅士与平民阶级之争斗》,正是《共产党宣言》第一部分“资产者和无产者”的中文全译本。
他向记者介绍说,《民生日报》创刊于1912年,该报的创办者为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活动家陈少白的族侄——“发行人”陈德芸与“编辑人”陈仲伟。二陈均为江门市外海镇人,虽不曾在同盟会中担任要职,却坚定地站在革命党人的一边。陈德芸后来担任过岭南大学图书馆馆长,这也是中山大学收藏《民生日报》的直接原因。
以“民生主义”命名的《民生日报》在宣传民生主义的同时,也大力宣传了社会主义。“孙中山多次强调,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该报的评论曾激昂地写道:“社会主义潮流澎湃天地,几有不可遏折之势。”这样的言论充分显示出《民生日报》的进步思想倾向,为《绅士与平民阶级之争斗》的刊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1912年9月20日至10月24日,《民生日报》分七次连载刊出陈振飞翻译的《绅士与平民阶级之争斗》。“这是该报宣传民生主义、社会主义的重磅之作。”曾庆榴说。
中国最早的《共产党宣言》选译本
邱捷教授的研究显示,《绅士与平民阶级之争斗》全文约4800字,翻译底本源于日本《平民新闻》第53号(1904年11月13日)。在邱捷看来,《绅士与平民阶级之争斗》的一个难能可贵之处,便在于陈振飞的原创翻译。事实上,早在1908年,在日本发行的中文杂志《天义》就曾刊登过署名为“民鸣”的《共产党宣言》第一部分中文译文。邱捷说:“当时中国并无版权意识,照抄照录是常事。但《民生日报》并没有把《天义》现成的译文拿来照登,而是由陈振飞另起炉灶。”
邱捷还指出,《天义》在国外编辑发行,发行量极少,读者面不广,并没有产生大的影响力。而陈振飞的译文是目前发现的、中国本土最早公开出版《共产党宣言》选译本。“它在一份日报上连载,而且是广东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报纸,面向社会各界群众,所产生的影响当然会更大得多。陈振飞是国内第一位真名实姓可考的《共产党宣言》中文译者。他的翻译,是向一般民众介绍、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尝试。”邱捷说。
《民生日报》曾发布一则《告白》:“(本报)出世以来,记载翔实,著作宏富,大为阅者诸君所赏识,早已一纸风行。”自1912年8月12日起,《民生日报》由8版增加到12版,广告一直占1/3版面,发行情况由此可见一斑。
在《民生日报》连载《共产党宣言》译文时,孙中山于1912年10月14日至16日在上海演说,高度赞扬马克思主义及其理论,朱执信也在这一时期发表《社会主义大家马尔克之学说》。“于此也可以看出,当时广东存在着介绍马克思学说的社会氛围。”邱捷介绍,从林则徐开始,许多先进的中国人都是从广东“开眼看世界”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先进思想,较早被广东人注意和传播,有一定思想文化方面的基础。另外,在1912年,广东是国内“使用机器的工厂”数与“工人”人数最多的省份,为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奠定了社会基础。
“陈振飞的译文又一次说明广东是马克思主义早期在华传播的中心之一。到五四运动和大革命运动时期,广东再次成为社会主义学说传播中心之一,绝非偶然。”曾庆榴说。
陈振飞生平仍有待考证
“大体可确认,陈振飞是陈少白族侄,留日学生,江门市外海镇人,其他情况还有待更多研究,尤其是江门文史学者的研究。”邱捷告诉记者,陈振飞的生平,至今仍是一个谜。据极为有限的资料显示,《民生日报》的创办者陈德芸、陈仲伟、《绅士与平民阶级之争斗》译者陈振飞,与陈少白是族亲的关系,过往甚密。
“陈德芸撰有《陈少白先生年谱》,陈振飞等人与陈少白有合影照片。《民生日报》致力于宣传社会主义并较早发表《共产党宣言》(部分)中译本,不会是偶然。”邱捷说。
目前,除了《民生日报》所刊登的陈振飞译作及其他作品,历史研究者们仅发现了一张陈振飞与陈少白等人的合照,照片上写着“欢送少白先生北游纪念”,照片下方则注明了“陈振飞”的名字。
“这是一项发掘、利用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工作。按照研究近代人物的一般规律,有了这些线索,再经过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应有可能获得更多的信息,使陈振飞历史的调查和研究得到突破。”邱捷说,“我特别期待江门的文史研究者可以多下功夫,挖掘整理陈振飞这个人物,进一步丰富岭南革命历史文化资源。”
原文链接:https://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2310/29/content_10078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