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它的发病原因不明,却导致患者长期遭受严重的疼痛折磨,以及导致较高的致残率,又被称为“不死的癌症”。
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七院)的一名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发文称,自己今年30多岁,却有着20多年的强直性脊柱炎病史,从9岁发病到进入病症的晚期,可以说遭遇了无数的疼痛,流过无数的眼泪,她想通过自己的遭遇和经历,让更多人认识和重视这种疾病,避免自己曾走过的“弯路”,及时接受最恰当的治疗。
强直性脊柱炎到底有哪些容易产生的认识误区?中山七院风湿免疫科学科带头人、特聘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古洁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需要强调的是,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可进行干预治疗的疾病。虽然无法根治,但通过规范的药物治疗,尤其是生物制剂的出现,可以显著延缓疾病的进展。如果不进行治疗,可能会导致胸廓活动受限、驼背畸形等严重后果。
古洁若指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不可以随意停药。停药应该根据专业医生的建议和指导,并在症状完全消失后持续一段时间。并且,在停药前应该进行逐渐减量,而不是突然停药,以避免疾病的复发和病情加重。只有在专业医生的监督下进行停药才是安全且有效的。
对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而言,是否应该减少运动?古洁若表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除了多休息和避免不必要的活动外,积极的药物治疗也是至关重要的。此外,根据医生的指导,适当进行规律的锻炼也是治疗方案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锻炼腰背肌肉,可以减轻僵痛感,同时帮助维持关节的活动性。因此,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的规划和进行锻炼是非常重要的。
值得注意的是,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主要发生在青年人的疾病,而老年人一般很少患上这种疾病。在我国,强直性脊柱炎的患病率约为0.3%,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发病年龄大多在10-40岁之间,尤其是20-30岁之间的人群。强直性脊柱炎通常呈慢性病程,慢性炎症持续损伤多年后可能出现明显的症状,如关节畸形和关节强直,以及其他关节外症状,如肠道疾病和间质肺炎等。对于年龄超过40岁的患者,如果出现腰背痛的情况,一定需要进行强直性脊柱炎的排查,以免漏诊或误诊。
原文链接:https://6nis.ycwb.com/app/template/displayTemplate/news/newsDetail/110012/52464966.html?isShare=tr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