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大

【人民日报】珠海海洋科普中心计划今年6月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建成投用

稿件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卢旖维 审核:孙耀斌 发布日期:2024-03-14 阅读量:

经略海洋,向海图强。3月5日,第一届港珠澳海洋产业发展论坛暨中国-东盟海水养殖产业发展论坛在珠海开幕,蓝海科技产业园正式揭牌;3月8日,珠海海洋科普中心建设项目开工仪式在中山大学海琴教学楼召开,预计将于今年6月竣工后投入使用……在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以下简称“南方海洋实验室”)等重大平台有力支撑下,珠海正奋力做好海洋开发这篇大文章。

首届港珠澳海洋产业发展论坛在珠海举行

为期三天的第一届港珠澳海洋产业发展论坛暨中国-东盟海水养殖产业发展论坛,由南方海洋实验室和中山大学主办、中国-东盟海水养殖技术“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水产动物疫病防控与健康养殖全国重点实验室承办。来自中国内地、港澳高校科研单位,东盟国家的专家学者和相关政府部门、企业、行业协会代表共350余人齐聚一堂,为深化港珠澳海洋经济合作、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一带一路”海洋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论坛现场,南方海洋实验室陈大可院士、上海交通大学邓子新院士、中国海洋大学麦康森院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桂建芳院士、湖南师范大学刘少军院士、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陈松林院士等专家学者,围绕科技赋能海洋产业、淡水产种、鱼类遗传育种、深远海养殖发展、合成生物学、鱼类生物技术等主题作大会特邀报告,从理论到实践多维度阐述海洋产业发展新路径,共谋海洋高质量发展。

2023年,广东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作出“1310”具体部署,要求全面推进海洋强省建设,在打造海上新广东上取得新突破,构建科学高效的海洋经济发展格局。今年,珠海市政府工作报告也将“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加快建设特色型现代海洋城市”作为重点工作之一。

“珠海是滨海活力之都,在发展海洋经济上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2024年珠海将从海洋产业、海岛旅游、海洋生态和建设海洋中心4个方面,坚持培育和发展新兴海洋产业集群,优化区域海洋产业创新的着力点,建设特色型现代海洋城市。”珠海市副市长李翀表示。

发展海洋经济,离不开创新平台支撑。论坛开幕式上,举行了蓝海科技产业园揭牌仪式。该产业园由南方海洋实验室牵头建设,重点发展海洋电子信息、海水养殖、海洋新材料、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新能源、海洋装备与新型仪器等方向,采用市场化运营机制,引育专精特新企业和中小微企业,推动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打造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海洋科技产业专业化园区,支持珠海市海洋产业发展。

“蓝海科技产业园将与珠海海洋集团等紧密合作,募集社会资金联合打造一个海洋产业基金,支持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和产业化,为珠海的海洋产业发展贡献实实在在的力量。”南方海洋实验室副主任孙冬柏表示。

与此同时,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授牌南方海洋实验室建设“广东省海洋水产种质资源库”。南方海洋实验室将围绕海洋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持续建设国内保藏容量最大的海洋水产种质资源自动化保藏库,保藏全省、全国乃至全球海洋水产种质资源和遗传资源,提高广东省水产种质资源长期战略保存的核心功能及原始创新能力建设。

珠海海洋科普中心计划今年6月建成投用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

3月8日,珠海海洋科普中心建设项目开工仪式在中山大学海琴教学楼举行。作为市重点项目,该中心预计今年6月竣工,后续适时对外开放参观,进一步满足珠海市民的科技文化需求,为珠海海洋科普教育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据介绍,珠海海洋科普中心位于珠海高新区唐家湾镇大学路2号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海琴四号楼,依托南方海洋实验室良好的科技、教育和创新资源优势建设,可联动南方海洋实验室、中大海洋科学学院、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科考船、地质矿物博物馆等丰富资源,交通位置优越,方便各大高校师生及市民前来参观。

在今年2月举行的珠海市两会上,珠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黄志豪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要支持南方海洋实验室统筹国家战略和地方所需,聚焦海洋科技重点研发领域开展创新。要借助南方海洋实验室、国家综合海洋试验场等资源,启动建设珠海海洋科普中心,作为珠海科技馆。

作为珠海市政府举办的省级科研事业单位,南方海洋实验室实行“政府所有、大学管理”的模式,由中山大学牵头建设和管理,自2018年成立以来,不仅在科技创新、技术突破、平台建设、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进展,也积极承担海洋科技创新、海洋科普教育的责任。2023年全年累计接待600批次超过2万人次参观,已成功挂牌全国航海科普教育基地、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广东省青少年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珠海市科普基地,目前正在推动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的申报工作。

“珠海海洋科普中心立足自身科研资源优势,以南方海洋实验室的海洋观测技术及成果作为策展创意亮点,将为青少年开启一场海洋发现之旅,同时对培育基层公共服务意识和培养科技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南方海洋实验室党委书记刘梅表示。

科普场馆如同一张城市名片,折射出城市的科技发展水平和文化品位,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体现。据悉,珠海海洋科普中心建成后,连同珠海太空中心和港珠澳大桥展示馆,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陆海空”系列主题科普教育基地和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形成珠海“一程多站”式科普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平台。

原文标题:珠海:“蓝色引擎”助力“再造一个海上新广东”

原文链接: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7364286/7198085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