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大

【人民日报】治疗狼疮有了中药制剂,中山一院开出首张处方

稿件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卢旖维 审核:孙耀斌 发布日期:2024-08-23 阅读量:

三代医生,十年研发。8月16日,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的中药制剂“白花紫莲颗粒(曾用名:狼疮方颗粒)”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开始供应,并由肾内科医生开出了首张用药处方。

“这是该领域的创新中药制剂。”8月21日,该院肾内科主任陈崴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治疗红斑狼疮和狼疮性肾炎需要大剂量激素,副作用非常明显,这也是治疗过程中最大的‘拦路虎’,白花紫莲颗粒可以提高传统治疗方案的疗效,降低复发率,减少副作用。”

该院药学部主任唐可京介绍,“白花紫莲颗粒始于30年前,根据肾内科叶任高教授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中药复方制备而成;近十年来,阳晓教授带领的肾内科团队及陈孝教授带领的药学部团队对狼疮方颗粒的有效性、安全性、制剂生产工艺及作用机制进行了系列研究;肾内科主任陈崴教授和药学部主任唐可京教授积极组织申报,历经多年的努力才使得白花紫莲颗粒作为中药制剂获批用于临床。”

陈崴提到,有一位曾在24年前由叶任高教授诊治的患者,如今专门来医院开这个药,“过去这么多年,终于能再用到这么好的‘狼疮方’。以往都用狼疮方汤剂,煎煮不太方便。白花紫莲颗粒的研发,极大地方便了我们服药。”

唐可京表示,“由于过去院内制剂政策变化、生产条件的原因,‘狼疮方’停过一段时间。后来随着政策法规的支持,广大患者有需求,医院也鼓励,才有了后续的研发转化。”据悉,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是全国12个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试点单位之一,拥有两个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肾内科是其中之一。

“研发、审批、生产、应用,整个环节大概用了十年的时间。”该院药学部制剂中心张俊鹏药师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药方是几代人“磨”出来的,生产也要经过十几道工序,如今,该中药制剂已获得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许可备案,在完成饮片采购、制剂生产、质量控制后投入临床使用。它的供应标志着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传统工艺配制中药制剂备案“零”的突破。

“白花紫莲颗粒虽然是院内制剂,但为了方便外地患者,医院已开通云诊室,外地的患者可以通过线上云诊室开具处方,快递药物。”陈崴介绍,目前该中药制剂正启动申报医保目录,未来也希望能在符合中药注册管理相关规定前提下,进一步转化成中药新药,进行市场化销售,造福更多的患者。

原文链接:https://m.peopledailyhealth.com/articleDetailShare?articleId=902a862c54594998be6a41fa4f8e64b6&_t=1724321167759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