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客户端广州9月13日电(记者徐弘毅)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12日宣布,该中心牵头完成一项临床研究,证实“笑的训练”对干眼的治疗效果不亚于当前一线用药,为干眼治疗提供了一种非药物治疗的新策略。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在国际医学期刊《英国医学杂志》发表。
干眼是最常见的眼病之一,其主要症状包括眼干、眼涩、异物感等,严重影响患者的视力与生活质量。此前研究表明,抑郁、焦虑等心理状态与干眼的发展有紧密联系。俗话说“笑是良药”,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研究团队通过临床观察发现,“笑的训练”在缓解焦虑、抑郁状态的同时,也可改善干眼的眼部不适症状。
为了进一步了解“笑的训练”对干眼的治疗效果,科研人员开展了一项前瞻性、非劣效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该研究纳入299例符合条件的有症状干眼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一组采用干眼治疗常规使用的人工泪液,即浓度为0.1%的玻璃酸钠接受8周治疗;另一组进行“笑的训练”,并通过专门研发的小程序记录干预情况。
该研究中的“笑的训练”为一组口令,由研究团队根据面部及眼部肌肉运动设计而成,患者按口令内容进行重复发声,形成夸张表情,以此模拟大笑的状态,一天训练4次。
结果显示,在干预8周后,“笑的训练”组和人工泪液组患者的症状及眼部体征均有所改善。在主要结局指标“眼表疾病指数”评分中,“笑的训练”组不亚于人工泪液组,而且在部分眼部体征改善上优于人工泪液组。
该研究项目负责人、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副主任梁凌毅表示,这项研究证实了“笑的训练”对干眼患者的治疗效果,从崭新角度提出了一种有效、安全、低成本且环境友好的非药物治疗手段,不仅为长期依赖眼药水的干眼患者带来新希望,也为干眼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笑的训练’或可改善泪膜的稳定性和睑板腺的功能,科研团队正在对相关生物学机制开展进一步研究。”梁凌毅说。
原文链接:https://h.xinhuaxmt.com/vh512/share/12188859?d=134da11&channel=weix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