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大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惠亚医院二期项目全面启用

稿件来源:南方日报 编辑:吴立坚 审核:孙耀斌 发布日期:2025-04-08 阅读量:


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惠亚医院(下称“惠亚医院”)二期项目全面启用仪式在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下称“大亚湾开发区”)举行。二期项目全面启用后将为惠亚医院创“三甲”和建成高水平区域医疗中心提供有力支撑。

公共服务关系民生,连接民心。当前,大亚湾开发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逐步扩大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推动高质量发展与高品质生活的良性互动,切实增强居民的幸福感、归属感。大亚湾正以建设优美滨海城区标杆为目标不断推动人居环境提升。

惠州市副市长段致辉在仪式上表示,惠亚医院二期的启用,标志着惠州卫生健康事业朝着高质量发展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惠州将持续深化与中山大学、中山一院的合作交流,共同推动学科建设攀高峰、智慧医疗树标杆、健康服务暖民心。

惠亚医院二期项目于2024年10月落成,将在一期的基础上逐步增设专科,细化优化医疗服务供给。项目全面启用后,总床位规模最高可达2000张、设置58个临床专科,重点规划建设“八大中心”,包括急危重症救治中心、妇儿中心、肿瘤防治中心、老年病康复治疗中心、精准医学中心、区域医学影像中心、区域医学检验中心、区域病理中心等,新增烧伤整形创面修复外科、PICU、EICU、放疗科、肿瘤科等科室。

一、二两期项目将“合二为一、整体呼应”,实现功能优势互补、互联互通、设施完备、体系完善,形成一个“医疗保健相长、科研教学配套、生活设施齐全、人车分流合理”的院区环境,建成一座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人文化、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医院。

值得一提的是,二期项目设有直升机停机坪,开通空中医疗救援通道,将实现与中山一院跨院区高效、快速救援服务。同时,二期项目配置了直线加速器、大孔径CT,拟增设3.0MR、PET-CT、手术机器人等一系列先进的大型医疗设备,将极大地提升医疗救治能力。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肖海鹏表示,二期项目启用后,除已配备全球顶尖超高端双源达尔文Force CT等先进医疗设备,还设置了应急直升机停机坪,实现医护力量的快速投送,这是中山一院“空中生命线”的有效延伸拓展。惠亚医院将通过创“三甲”进一步全方位锤炼质量、安全、效益和服务,将持续提升区域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为大亚湾开发区及周边区域群众提供更高标准的高品质医疗服务和健康保障。

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2013年,惠亚医院一期正式建成运营,开启了校地合作的崭新篇章。12年来,这座医院实现跨越式成长,为大亚湾开发区群众的健康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如今,惠亚医院成为校院地携手、共筑健康湾区的合作典范。

惠亚医院执行院长丘少鹏表示,惠亚医院十多年的建设发展过程中,中山一院先后派出专家教授625人次支持和帮扶。目前有近50名中山一院长驻专家教授驻诊大亚湾开展临床诊疗、疑难病例会诊、高难度手术以及人才培养等工作,从医教研等方面支持帮扶惠亚医院的建设发展。

依托中山一院强大的技术力量支撑,惠亚医院全力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将中山一院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至惠州,填补了大亚湾乃至惠州医疗领域的多项技术空白,开业至今备案国家级限制类技术1项,广东省限制类技术12项。目前,普通外科、泌尿外科、骨科、心内科、神经科、急诊全科医学科等6个专科已成功获批惠州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让当地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高水平、高质量的诊疗服务。

近日,惠亚医院正式上线基于DeepSeek-671B满血版的AI大模型智慧医疗服务系统。随着DeepSeek系统的上线,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就医体验。通过AI导诊和智能分诊,患者从进入医院到完成挂号的时间大幅缩短,避免了传统就医流程中的繁琐等待。AI就医助手提供的24小时在线咨询服务,让患者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就医建议和报告解读。

当前,大亚湾开发区根据全区人口增长情况及未来人口发展趋势,提前谋划布局,实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级分类升级改造项目,着力解决基层医疗卫生资源不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提高居民健康水平。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06家。

同时,大亚湾开发区组建29个家庭医生团队,全面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结合实际逐步建立“分片包干、团队合作、责任到人”的家庭医生责任制,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满足城乡居民特别是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的医疗服务需求。

更高质量扩大公共服务供给

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大亚湾开发区由经济功能区向城市转变。当前,大亚湾开发区把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作为头等大事,大力实施“新湾人计划”,扩大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让居民“爱上这座城、恋上这个家”。

“推动教育文化卫生服务更加优质均衡。”大亚湾开发区2025年工作会议提出,完成大亚湾第七中学、大亚湾第十三中学(高中)等学校建设,加快推进海惠社区九年一贯制学校、澳头大涌九年一贯制学校、大亚湾第十五中学等学校建设。完善普通高中学位供给机制,谋划霞涌片区高中布局选址。

基础设施建设是提高民生福祉的重要一环。2023年10月,大亚湾区奥林匹克体育公园综合馆开馆以来,体育馆的场地预约几乎天天爆满。这座体育馆设有羽毛球场、乒乓球场及体育培训室,可满足200人运动健身及容纳800多人观看比赛,填补了大亚湾开发区无大型公共室内体育场馆的空白。如今,二期的篮球馆、游泳馆项目正在加快推进,计划于今年建成。

在大亚湾开发区澳头惠民广场东侧,备受关注的大亚湾综合文化创意园加快建设。该项目集图书馆、文化馆及商业配套于一体,将打造成为大亚湾城市会客厅标志性建筑、惠州南部文化高地和高品质的公共社交场所。项目计划于2026年建设完成。

聚焦群众日常生活中的细微之处,紧扣最关注的民生问题发力,大亚湾开发区推出了一系列精准有效举措,用“心意”让居民感受到城市的温度。

“现在,社区的健身场地更宽敞了,设备更丰富了。”在西区街道龙光社区,居民杨女士为社区近期的变化“点赞”。杨女士介绍,近期幸福食堂揭牌运营,实惠、卫生、便捷的配餐模式让居民更有归属感。据介绍,幸福食堂以“普惠+特惠”运营模式服务社区居民,其中60周岁及以上惠州户籍老人可依据市级政策享受专项就餐补贴,非本市户籍的60岁以上长者能享受每餐95折的优惠。

社区是城市的最小“细胞”,也是基层治理的最小“单元”。作为大亚湾开发区首批未来社区试点之一,龙光社区打造集“幸福食堂”“健康之家”“文化中心”“社区便民”“儿童中心”“公共服务”“公益活动”等7大功能为一体的“未来社区”,让“未来社区”真正成为居民群众的幸福家园。

原文链接:https://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2504/08/content_10131866.html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