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至23日,由惠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指导,惠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的“城市文脉与文艺创作”——惠州市首届文艺评论人才培训采风系列活动举行,吸引数十名学员参加。
活动融合专家讲座、互动研讨与实地采风,不仅为惠州文艺评论工作者搭建思想交流平台,还打造沉浸式实践课堂,强化惠州文艺评论人才梯队建设,为本地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互动对谈环节,一场聚焦“文艺评论的守界与跨界”的深度思辨精彩上演。
理论授课+现场采风,提供文艺评论新视角
此次活动聚焦“城市文脉与文艺创作”主题,通过专家授课传授理论方法,互动研讨碰撞思想火花。
在惠州市东江书院,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郭冰茹受邀开展《文艺评论的写作方法》讲座。郭冰茹指出,评论需始于对具体社会文化语境的精准把握,建立在充分的理论准备与持续的批判性思考之上,引导学员将评论对象置于更广阔的文学史视野中,运用“金字塔原理”等方式厘清逻辑层次。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原主席林岗则以《城市文脉与文艺创作》为主题开讲。他通过大量鲜活的案例,深入浅出地解析何为城市文学,层层递进引导学员思考,并鼓励学员以城市为视角,打造优秀的通俗文学作品,同时探讨“地方性知识如何成为文艺评论独特视角”的命题,为学员打开创作思路。
在互动对谈环节,一场聚焦“文艺评论的守界与跨界”的深度思辨精彩上演。林岗、郭冰茹与惠州学院教授肖向明、副教授徐威等嘉宾齐聚一堂,展开思想碰撞。面对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碎片化、审美多元化的传播生态,嘉宾们共同探讨:文艺评论应如何坚守审美底线与专业立场,从而更有效地引导文艺创作方向、提升公众审美素养,让优质评论在新时代焕发更强生命力。
授课专家、学员们还走进博罗古城,开展实地采风活动,让理论学习与历史现场深度对话。他们先后走访葫芦岭贝丘遗址公园、韩尚书祠、革命演讲旧址等历史遗迹,实地观摩古城改造项目,通过触摸历史遗存、感受古城风貌,建立地方文脉与文艺评论之间的紧密联结。
聚焦评论人才建设,深挖地方文脉价值
“粤派批评”是推动广东文艺评论繁荣的抓手,是广东文艺评论界的共同体。
惠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邹雄彬表示,本次活动是惠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落实“粤派批评”品牌建设要求,加强文艺评论人才梯队建设的重要举措。他表示,希望通过理论传授、思维碰撞与实践感知的深入融合,帮助学员深化对文艺评论规律的认识,提升评论写作的实践能力,特别是增强对脚下这片土地的文化认同与理解。
“惠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脉源远流长,底蕴深厚,从东坡文化到东江红色文化,从客家风情到海洋文明交汇,为今天的文艺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滋养。”惠州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田茂真表示,希望通过此次活动,有效提升学员们的理性思辨能力、文艺批评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为惠州锻造一支“有锐气、有温度”的文艺评论生力军奠定坚实基础。
参与活动的学员纷纷表示,此次活动收获颇丰,林岗、郭冰茹等国内顶尖的文艺理论家、评论家,通过专题讲座、互动研讨、实地采风等形式,为大家提供一场思想盛宴和实践课堂。未来在评论写作中将更扎实地扎根惠州沃土,确保内容言之有物,同时积极探索将在地文化元素转化为文艺评论切入点的路径,为惠州文艺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精品力作。
原文链接:http://e.hznews.com/hzrb/pc/content/202511/27/content_1116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