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大

【人民日报】孙逸仙纪念医院“大白们”:让党徽在抗疫最前线熠熠生辉

稿件来源:人民日报 2022-04-15 编辑:王冬梅 发布日期:2022-04-16 阅读量:

面对疫情复杂的紧迫形势,一场与病毒赛跑的战“疫”在广州拉开序幕!4月8日晚至4月14日,接到上级核酸采样支援任务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在短时间内火速集结,派出多批医务工作者近1800人次,组成应急核酸采样医疗队,赴广州各区支援大规模核酸采样工作。关键时刻医院党委发出倡议,党支部充分发挥组织力,党员带头冲锋,他们不畏艰险、奋勇向前,形成了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让党徽在抗疫最前线熠熠生辉。

援鄂时“火线”入党,这次又冲锋在前

来自重症医学科二区的伍陶香护师,曾在2020年初作为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队员支援武汉,并在武汉“火线”入党。“在武汉的时候,受到身边党员榜样的影响,我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如今身为一名党员,我更要以身作则,冲在抗疫的最前线。”伍陶香说道。

4月8日21:00左右,接到医院召集核酸采样队的通知后,伍陶香立即报名并赶回医院。医疗队在1小时内迅速集结完毕,于22:00出发支援荔湾区,队员们一直工作到第二天凌晨4:30才收队。回到医院后,伍陶香连续两晚都睡在科室,在9日、10日继续参与了核酸采样支援工作,每天都工作到将近深夜12点才回院。

“轻伤”不下火线,缝针后又回到岗位

“听到‘砰’的一声响,身上到处都是玻璃碴子,手臂也不知道怎么开始流血了。”4月11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乳腺肿瘤中心吴梅护师在外出执行核酸采集任务归来的途中,被突然破裂的车门弹出的玻璃划中,手臂前部被割开一道伤口。

见状,队长何海艳主管护师及队伍中的几位同事立马就近为吴梅护师进行了简单的伤口处理和包扎,考虑到伤口较深,又立即与医院南院区急诊科取得了联系,陪同吴梅护师前往整形外科、急诊科进行了伤口的缝合和处理。

“尽管时间已经很晚,大家一天的工作过后也都很累,但还是毫无怨言地一直陪在我身边,那一刻真正感觉到大家是‘战友’,有困难也会一起面对和解决。”处理完伤口已是深夜,忙碌了一天的吴梅护师终于回到了家中。

次日清晨六点,吴梅护师又准时起床,回到科室上班。“轻伤不下火线,我是共产党员,更加应该冲锋在前!”医院领导、工会得知情况后专程前往科室进行了慰问,核酸采样队的队员们也纷纷在微信群里关心她的恢复情况,面对大家的关心,吴梅护师既感动又惭愧:“很想赶快恢复,继续投入到核酸采样工作中,为守护广州出一份力!”

善使柳叶刀的手,拿起棉签一样专业

如果不是要参与紧急支援花都区核酸检测采样任务,4月12日下午原本是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胃肠外科教职工党支部书记杨斌副教授的门诊时间。上午一接到参与支援任务需要停诊的要求,他便请科室同事帮忙逐一打电话通知已挂号的患者。“不能让患者白跑一趟,有一部分患者是复诊患者,一定要我看,我周五早上还有一次门诊,会给他们安排好。”杨斌表示,急危患者会被引导去急诊或正常开诊的其他同事就医。

平时用惯柳叶刀的手,拿起棉签一样专业吗?“当然,我们都是专业的!提前进行过核酸检测培训,请市民朋友们放心!”杨斌副教授说,无论是在手术台上,还是在核酸检测现场,医务人员都展现专业能力与敬业态度,“守土有责,全力以赴!”

肾病专家连续四天撩喉咙

“抗疫工作刻不容缓,我们作为医务工作者,更要铆足了劲,尽全力投入其中。”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肾内科赵世莉副教授说道。作为党员的她从4月9日开始,已经连续4天“撩喉咙”,参加医院的核酸采样支援工作,平均每天外出支援超过9小时。

赵世莉副教授介绍,面对高强度的支援任务,在保证临床工作正常运行的前提下,科室许多医务人员都积极参加核酸采样支援工作。“这几天大家都是轮轴转,同事之间也密切配合、灵活排班,确保临床和支援工作两不误。”她说,支援点的志愿者和社区工作者都非常辛苦,市民们也非常配合,大家都团结一心,帮助广州尽快击退疫情。

管控区内就地上岗!护士长带领同行组成核酸采样小队

“看到小区群里召集不能返岗的医护人员就地抗疫,我第一时间报了名!”家住白云区管控区内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肿瘤放疗专科一区护士长梁群英,自4月12日起就地上岗,作为小区核酸采样点的临时负责人,每天组织5-6名小区内不能返岗的医务人员开展核酸采样工作。

梁群英居住在白云区万科峰境,该区域在4月9日被划为管控区,并实行“一天一检”,每天都进行全员核酸检测。“尽管有其他区域的医务人员过来支援核酸采样,但附近的社区居民超过六七千人,核酸采样点的医务人员工作压力很大。”梁群英说道。

4月12日早上7:00左右,梁群英看到小区群里在召集医护人员就地抗疫,自己是第一个报名的。在2021年广州抗疫期间,作为党员的梁群英曾带队执行过超过20次大大小小的核酸采样支援任务,社区核酸采样经验丰富,梁群英被任命为小区核酸采样点的临时负责人。

“尽管不能返岗,但作为一名党员医务工作者,只要能发挥我的一点力量,哪里需要我就去哪里!”梁群英说道。包括梁群英护长在内,小区里有12位医务人员登记报名,但并非每个人都有过核酸采样的经验。梁群英立即组织就地培训,为他们讲解咽拭子采集技巧、个人防护要点等等,并对他们进行了详细的分工。

自4月12日起,梁群英带领的临时核酸采样小队每天会派1-2人支援小区外的社区核酸采样点,其余3-4位队员留在小区的核酸采样点,承包了本小区所有人员的核酸采样。采样点秩序井然,居民们排队验核酸的时间大大缩短,社区的核酸采样压力也得到缓解。

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在疫情防控的这场“大考”中,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广大党员同志纷纷亮身份、显担当,挺身而出,战斗在抗疫战场的最前沿,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让党旗在抗疫最前线高高飘扬。

原标题:“轻伤”不下火线、管控区内就地上岗……抗疫前线“大白们”党徽闪耀

原文链接: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rmh27998279/rmh27998279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