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广州市白云区新增2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疾控专家表示,鉴于奥密克戎变异毒株传染性更强的特点,疫情后续传播风险极大。为应对疫情,广州快速启动多轮大规模核酸筛查工作。
接到支援核酸采样任务后,广州各大医院立即行动,医护人员快速集结,用核酸筛查与病毒“抢时间”。初夏的广州天气炎热,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大白”们汗流浃背。有的社区准备好了风扇和冰块,有的居民准备了小卡片向医护人员道谢。大家同心携手守护广州,守护美好家园。
快速集结,全力以赴
4月8日晚,接到支援核酸采样的任务后,广东省人民医院短短1小时内就召集100名队员整装待发。队员们彻夜未眠,一鼓作气奋战到凌晨4点。
在广州,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多家医院的医护人员也快速集结,支援各区进行核酸采样。
为了更快地响应任务,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重症医学科二区护师伍陶香直接睡在科室,连续3天报名参与核酸采样工作。
在采样队伍中,还有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党委书记、检验专家王前的身影。4月12日,他利用午休时间,到医院附近的昌岗中路小学采样点支援社区核酸采样。
在广州市从化区沙贝村核酸采样点,采样人员得知该村有13个特殊的村民,包括残疾人、瘫痪和行动不便的孤寡老人。本着“应检尽检,不漏一人”的原则,“大白”们头顶烈日走街串巷,为行动不便的居民完成了核酸采样。
厚厚的防护服下,也有来自部队医院的医护人员。4月12日,南部战区总医院接到支援核酸采样的请求后,一个小时内集结了270名医护人员,协助白云区进行两地27万人次的全员核酸采样任务。
为了保障白云区封控区和管控区居民的医疗服务,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还选派了抗疫经验丰富的14位医生、2位护士入驻封控区医院——白云区妇幼保健院开展工作。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务部主任戴奇山牵头,结合院感防控要求,对封控区医院完善了“三区两通道”改造。该院还增援了除颤仪、有创呼吸机、无创呼吸机、监护仪等仪器,提升封控区医院的急危重症救治能力。
齐心协力,共同守护
在核酸采样现场,当市民遇到突发情况时,“大白”们立即伸出援手。4月9日凌晨1时,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洪广淑、李丹等6名队员前往东山社区执行核酸采样任务时,遇到一位7旬老人突发头晕、心悸不适。队员们马上准备温水,并为老人测量脉搏、询问病史,老人情况好转后交代社区人员护送老人回家,并嘱咐有问题及时就医。
4月10日中午,白云区远景路时代商业中心采样点,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护士长匡姣发现离采样点200米远的地方有路人倒地。正好完成换班的医护人员赶紧上前查看,发现该路人因癫痫发作倒地。他们协助进行了紧急处理,并立即拨打120,在旁边守护直到救护车把患者接走。
“大白”们在采样时也遇到了许多感动的瞬间。4月9日,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周病科副主任宁杨带领小分队在南沙区蒲州社区执行采样任务时,社区为医护人员送来大冰块解暑降温。
在番禺的一个社区支援核酸采样时,一位妈妈抱着年幼的孩子来做核酸,孩子却不愿配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廖昆仑护士长“哄娃”经验丰富,她拿着手中的采样棒假装给孩子“变魔术”,趁孩子注意力分散时迅速完成了采样。
“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广东省中医院骨科护士廖金慧说,这是她在每一次执行任务时听到的最多的话。话语简短朴素,却是最真挚的情感表达。
原文链接:https://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2204/13/content_10011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