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大

【人民日报客户端】广州医生领衔食管癌新疗法,晚期患者一线治疗取得“最长总生存时间”

稿件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广东频道 2021-09-15 作者:贺林平 陈鋆 编辑:王冬梅 发布日期:2021-09-16 阅读量: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团队牵头,联合四川省肿瘤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等60家单位共同完成的大型临床研究,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顶尖医学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JAMA,影响因子:56.27)上。研究表明,采用国产免疫药物卡瑞丽珠单抗联合化疗的方案,能显著改善晚期食管癌患者的生存状态。

食管癌是一种在中国高发的消化道肿瘤,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我国每年新发食管癌病例数和死亡病例数占全球一半以上。与欧美国家以腺癌为主的病理特征不同,我国 90%以上食管癌病理表现为鳞状上皮细胞癌。对于晚期食管鳞癌患者,目前的一线标准治疗是双药化疗,但是单纯化疗疗效欠佳,有效率在30%左右,中位生存时间不足一年,亟需为中国食管癌患者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手段以延长生存期。

而徐瑞华教授团队经研究,创新了一种新型的免疫治疗方法(简称PD-1抗体联合化疗)。在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Ⅲ期临床研究来验证这种方法的效果时,研究人员发现,与安慰剂+化疗组相比,PD-1抗体联合化疗可显著延长晚期食管鳞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mOS,15.3个月 vs 12.0个月, P=0.001)和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6.9个月 vs 5.6个月, P<0 .001),改善客观缓解率(orr,72.1% vs 62.1%)和中位缓解持续时间(mdor,7.0个月 vs 4.6个月),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那么结论来了——PD-1抗体联合紫杉醇和顺铂一线治疗晚期食管鳞癌患者,较标准一线化疗,可显著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

这是首个针对食管鳞癌一线免疫联合治疗的临床研究。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该研究使用的是我们国家医药企业自主生产的免疫药物。“在研究设计之初,我们就进行了全面的考量和严谨的分析,研究的设计和研究的质量都非常出色,因而被国际学术界充分肯定。针对中国国情、使用国产药物、为中国食管癌患者带来更有效的治疗,是本研究最突出的特点。”作为主要研究者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主任、院长徐瑞华表示。

据悉,当前对于局限期的食管鳞癌,标准的治疗模式是术前同期放化疗后进行根治性手术切除。这一模式不良反应明显,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比率较高。

而研究证实,广州医生领衔的这项新的免疫联合化疗,对晚期食管鳞癌患者来说取得了目前一线治疗最长的总生存时间(15.4个月)和最高的有效率(72.1%)。研究为食管癌的免疫联合治疗增添了新方案,改写了食管癌的治疗指南,并且为食管癌新辅助治疗的探索指明了方向。

【知多点】通讯作者徐瑞华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医学博士,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主任、院长、研究所所长,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肿瘤医学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国家新药(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中心主任,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南粤百杰。现任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候任理事长,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中国抗癌协会首届靶向专委会主委及CSCO大肠癌专委会主任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理事长。《Cancer Communications》(IF 10.4)主编。长期从事消化道肿瘤诊断、个体化治疗及转化研究,在早诊和免疫治疗方面取得国际先进的创新性成果,共发表论文300余篇,以通讯/第一作者于国际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99篇,如《Nature Materials》、《Nature Medicine》、《Lancet Oncology》、《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JAMA Oncology》、《Annals of Oncology》等,连续三年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获得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及中华医学科技奖等省部级一等奖6项。

第一作者骆卉妍

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博士,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青委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兼秘书,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肿瘤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从事消化道肿瘤的诊断、个体化治疗及转化研究。作为主要研究人员主持或参与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科研课题,参与和完成100余项国际、国内多中心I、II、III期临床研究。在国内外期刊发表文章100余篇,并以第一/共一作者在《Nature Materials》、《Lancet Oncology》、《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Annals of Oncology》、《PNAS》、《Clinical Cancer Research》等国际顶级杂志上发表SCI论文20余篇。两项研究结果被美国NCCN指南采纳,改写全球诊疗模式。申请国家发明专利9项,授权3项,1项已转让。作为第3参与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作为主要参与人获得省部级一等奖4项。

原文链接: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6307803/6200620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