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为受表彰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颁奖。
其中,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管向东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是此次受表彰的400名“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中两名重症医学专家之一。
回顾管向东的入党历程,不难看出他“永远跟党走”的坚定决心。
他曾在1986年、1993年前后两次郑重地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随后,经过重重考验,于1997年光荣地成为了一名中共党员。
“我热爱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我们伟大的祖国,热爱医学事业,希望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勤奋的劳动,为党的事业、为祖国的富强、人民的健康贡献力量。”在入党自传中,他郑重地写下自己的初心。
在往后的数十年,他一直用实际行动向党“告白”。
01 中国ICU建设引领者奠定重症专业救治基础
1988年,管向东考上中山医科大学(今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研究生,成为那届唯一一名ICU专业研究生。其时,中国的重症医学科刚刚起步。
随着重症管理需求增加,1991年,他探索建立综合管理的重症医学中心,将不同临床亚专科的ICU病房纳入统筹规划,通过集中配置重症资源,对医护人员进行统一教学、培训、考核,建立统一标准,规范临床管理等,有效改善过往ICU长期采取专科管理的单一模式,成为卫生部第一批5所大学ICU教学示范基地之一。
“什么是重症医学?不是主要研究某种疾病,而是研究危及生命的疾病状态的发生发展规律。重症医学人不只是看病,更是救命。”这是他对重症医学的深刻见解。
管向东带领团队将重症专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打造成为我国建设规模和影响力最大的重症医学科之一,为现代医学、为国家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性疾病的有效应对,奠定良好的重症救治基础。
他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和带动支部党员对标争先、奋进一流,所在的外科十支部入选首批中山大学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并在七一表彰中获评“先进党支部”称号,本人多次获评校级、医院“优秀共产党员”。
02 疫情最前线“救火队长” 九度出征,奋战250天
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至今,他九度出征,在疫情最前线奋战250多天,救治最严重的患者,直面最凶险的战斗,将一个个患者从鬼门关拉回来。“哪里有生命威胁,我就在哪里,就像战场上有士兵,航船上有水手一样,我责无旁贷。”管向东说。
他是疫情最前线的“救火队长”。疫情暴发初期,作为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中央指导组的医疗救治组国家级专家,他第一时间驰援武汉,每日疯狂工作十几个小时,驻点雷神山医院,转战武汉几乎所有重症收治点、湖北各基层县市疫情定点医院的ICU。
病亡率一度位居湖北乃至全国第一的天门市、仙桃市,经他指导,病亡率大幅降低。
同时,他向全国同行发出倡议并获积极响应,全国4.26万名援鄂医护人员中,1.9万名是来自ICU的医护人员。
在武汉疫情鏖战的时候,他受命组织国内专家凝聚一线抗疫经验编写《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型、危重型病例诊疗方案》,由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文,作为各地临床重症新冠救治实战依据。带领科室团队编写《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治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推荐方案(1版)》并发表。
“凡为医者,性存温雅,志必谦恭,动顺礼节,举止和柔,无自妄尊,不可矫饰。”这是管向东的座右铭。他就是这样一名冲锋在前的共产党人、一名救死扶伤的白衣战士、一名ICU学科建设的引领者,用责任担当书写医者使命,用无悔行动践行党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