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大

【南方都市报客户端】康复患者增多 中山三院派驻市八医院部分医护撤离

作者:记者/李文 通讯员/周晋安 甄晓洲 叶张翔 编辑:王冬梅 发布日期:2021-07-05 阅读量:

6月13日起,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派出222名医护与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并肩作战,开展新冠病人救治工作。随着康复患者的增多,7月2日,中山三院派往市八医院的122名医护先行撤离,还有100名医护将继续坚守市八至剩余患者康复。

南都记者了解到,中山三院医护在市八医院期间,接管了四个病区、151张病床,落实在院期间不吃喝、不上厕所等院感措施,汇集国家专家组、中山医智慧以及武汉抗疫经验,保持了“患者零死亡、队员零感染”的纪录。

中山三院与市八战友并肩作战 第一批今日撤离

5月21日,广州出现新冠Delta变异株本土感染病例,其传染性更强、潜伏期短、排毒时间长,短短十余天,防疫举措一再升级,全市防控压力陡增,作为新冠定点收治医院的广州市八医院的医务人员日夜奋战多日,急需援手。

6月12日晚,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接到上级任务,当晚组建了支援市八抗击新冠医疗队。6月13日中午,医疗队抵达市八医院,14日上午8点正式进驻收治本土病例的全部四个病区,合计管理病床151张,开始与市八医院并肩战斗。

中山三院医疗队共有队员222名,其中医师71名,护士151名。这支来自“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的团队是以感染科、呼吸与重症医学科专业为主的多学科、中青年技术骨干医护团队,50%成员有驰援武汉抗疫经历,30%有发热门诊或隔离病房抗疫经验。

截至目前,四个病区共救治患者148名,目前已康复出院104例,无死亡病例。

随着康复患者的不断增多,按照医院的统筹安排,7月2日合计122名队员先行撤离。71名护理人员和29名医生将继续坚守,直至剩余患者康复。

7月2日下午,医疗队领队崇雨田在送第一批队员们撤离时说,来市八半个多月,医疗队得到了各级领导、兄弟医院、患者、家属、全社会的帮助,“作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的一份子,我们都义不容辞!只要国家需要、患者需要,我们时刻准备投入战斗”。

在院期间不进食、上厕所 临时党支部带头完善院感措施

6月13日医疗队出发时,医院在医疗队成立支援抗疫临时党委,中山大学附属医院疫情防控专家顾问组组长、中山三院党委委员、感染性疾病科教授崇雨田任党委书记,统筹率领全队工作。

广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感染科护士长李莉莉任临时党委副书记,5名党委委员毕筱刚、曹红、李洪涛、周宇麒、廖志新中4人曾支援武汉抗疫,1人(曹红)曾负责广州隔离病区救治工作,均是抗疫“老将”。

在前线,临时党委将支部建在病区上,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委会议、支部会议及时协调解决困难,党员冲锋在前,带头完善救治、院感以及相关流程,不断加强防护措施。

为确保院感安全,医疗队员在院期间,无法进食、不能大小便,每个班次6小时,加上通勤时间,队员们至少8小时不能吃喝。党员带头在前,队员们顶着烈日,奔忙在运送患者做CT、护理、治疗的各条战线上。

尽管困难重重,队员们一直保持着“患者零死亡、队员零感染”的纪录,救治工作得到了国家和省市专家的高度认可。

据统计,71名医疗队员在抗疫一线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汇集国家专家组、中山医智慧、武汉抗疫经验

为迅速带领全队熟悉医疗环境,医疗队的四位病区主任毕筱刚、曹红、周宇麒、朱建芸抵达市八医院当晚就实地查看病区,因地制宜,集合武汉抗疫经验,短期内制定并完善了近20个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细化标识、优化工作路径,全面加强患者救治和医务人员院感防护管理。

领队崇雨田与市八医院积极沟通,市八信息部门快速开通VPN,跨越外网和医院内网,让市八专家及时参与远程会诊协同诊疗,双方通过多种形式密切合作、并肩战斗。

为确保诊疗的规范有效,国家专家组常驻市八医院统一指导救治工作,每天详细了解各病区医疗情况,跟踪患者病情变化。医疗队专科每天准确掌握并向指导组汇报患者病情,多学科一起讨论确定病例分型和治疗方案,让每一位患者的诊断和治疗都经过MDT会诊确定,确保治疗科学、精准、合理。

在专家组的指导下,俯卧位通气治疗、氧疗在患者救治中发挥重要作用。但不少患者低氧表现并不明显,如不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出现快速进展。医疗队临床专家们一一细心观察,密切注意患者病情变化的预警指标,做到关口前移。

多学科联合让团队具备了强大的综合救治能力。儿童患者病情和用药处理与成人不同,儿科医师团队针对性地制定了儿童新冠患者的诊疗常规,大大加快了康复进程;肾内科副主任医师李灿明发挥专长组建了人工肾团队,给各病区肾衰患者进行了透析治疗;结合武汉抗疫经验,康复小组尽早为患者开展康复治疗,减少了呼吸系统的并发症、血栓事件和肌肉无力等情况,有效缩短了患者的治疗进程。

进驻病区之初,医疗队就通过专业问卷等形式对所有患者的心理状况展开摸查,护理团队中的心理治疗师为高危人群进行心理疏导,同时利用援鄂期间已投入使用的智能化音乐治疗平台“粤心情”,帮助患者舒缓心理压力。

中山三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周宇麒去年参加了广东省支援湖北医疗队,这次又来到市八参与救治工作,两次感受有什么不同?他介绍,由于市八的医护已进行了一年多的新冠病人救治,在治疗流程、院感防控等方面有坚实基础,这一点与去年支援武汉时很不同,“条件比在武汉时好多了”。

同时,广州疫情中政府的执行力、医院的执行力非常强大,各方面物资供应也源源不断,临时党支部也发挥了很大的感召力量,“虽然这一次的德尔塔毒株要更‘凶残’一点,但我们有这么好的医护,有这么好的制度,我们一定能战胜它”,周宇麒说。

大本营专家连线会诊 支持前方医疗队

除了前线的专家,中山三院大本营的专家们都是医疗队的强大后援团,当患者出现皮肤病变,崇雨田领队立即连线皮肤科教授为患者视频会诊;针对病毒变异株的特点,院感科主任邓子德为全队讲授有关防护要点及误区;为应对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心理应激,心理科专家陶炯、王相兰等为队员讲解心理问题处理对策及医护人员心理调适,讲座对所有兄弟医院开放,引发强烈反响。

原文链接:https://m.mp.oeeee.com/a/BAAFRD000020210702516369.html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