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大

【新华社】群英荟萃大湾区——打开中山大学的“引才密码”

稿件来源:新华社 2021-04-01 作者:杨淑馨 编辑:吴立坚 发布日期:2021-04-03 阅读量:

新华社广州4月1日电(记者杨淑馨)在国内高校的“抢才大战”中,中山大学自2015年启动人才强校战略,已累计引进各类人才8000多人,其中人才计划人才超过65%以上有海外求学或工作经历。

“当时考虑中大的第一个因素就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国家战略,世界上经济和科技高地都在几个湾区。”即将从美国硅谷入职中山大学的人才郭康说。

郭康认为,人才发展既要小环境,也要看大环境。“这次疫情证明了我们国家的制度优势,这是一个大环境。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基础和环境好,中大布局在大湾区三个核心城市,给个人事业发展带来更大想象空间。”

2020年8月,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启用。中山大学扎根粤港澳大湾区中的广州、珠海、深圳三个核心城市办学,三校区五校园统筹发展的办学格局形成。

“拥有海洋强国战略、一带一路倡议、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等国家重大战略机遇,这是我们非常显著的区位优势。”中山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罗俊说。

被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前景吸引而来的还有中山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卢侠。2018年底入职的卢侠说:“我们学院在深圳校区,我所从事的锂离子电池研究是面向能源领域的基础研究,此外还可以用于深海探测,服务南海,更重要的是大湾区尤其是深圳市场潜力大,产学研转化效率高。”

2015年以来,中山大学坚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家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面向学术前沿,加快开展大项目、大团队、大平台建设,为青年优秀人才搭建了一个大有可为事业舞台。中国自主空间引力波探测天琴计划、海洋学科群快速崛起、国内最大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中山大学”号、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精准医学科学中心……这些都是中山大学吸引人才的“大舞台”。

近日,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黄埔院区正式启用,这是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建设广州国际肿瘤医学中心、迈向世界顶尖的重要一步。“实际上黄埔院区实验室现已投入使用8个多月了,实验室设计及改造规划方案都是我们自己设计,给我们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支持。” 从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回国发展的独立PI岳家兴说。

近年来,中山大学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打通青年教师、人才、干部成长通道。“我们有计划地把优秀教师放到基层一线和吃劲岗位、重要岗位‘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挑大梁’,强化红色教育培训,形成党管人才工作的新格局,涵养‘近者悦、远者来’的教师发展新生态。”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说。

据介绍,中山大学还打出“服务保障”组合拳,从人才入职“一站式”服务到入职后的教学、科研、培训、住房、交通、子女上学、医疗保障等各个方面都努力提供人性化、高质量的服务保障。

原文链接:https://xhpfmapi.zhongguowangshi.com/vh512/share/9876458?channel=weixin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