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大

【人民日报客户端】中大肿瘤医院启用黄埔院区,钟南山寄语说……

稿件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广东频道2021-03-16 作者:贺林平 陈鋆 编辑:赵现廷 发布日期:2021-03-17 阅读量: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黄埔院区今天(3月16日)在中新广州知识城正式启用,随后开展了专家义诊,众多肿瘤患者慕名而来。院区开放床位600余张,成为广州知识城首家三甲医院。

中大肿瘤医院新院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院区西南角即为广州地铁何棠下站D出口,可与市中心、火车站、机场快速往来,方便全国各地患者前来就医。院区建筑面积10.4万平方米,至少能满足每天1800人的门诊需求,设有16间手术室,高端顶尖的设备设施,时尚现代的工作环境,暖心周到的人文氛围,将更好地满足更广大肿瘤患者迫切的诊疗需求。

新院区采取延伸式管理、同质化服务、差异化发展策略,设置头颈科、胸科、肝脏外科、胰胆外科、结直肠科、胃外科、泌尿外科、乳腺科、内科、放疗科、鼻咽科、血液肿瘤科、骨与软组织科、微创介入科等科室。其中骨与软组织科、血液肿瘤科、胰胆外科、分子诊断科从院本部整体搬迁而来,泌尿外科的前列腺肿瘤外科团队、内科的泌尿肿瘤化疗团队也已整体进驻。同时,院区设置了包含10项专科护理服务的“护理专科门诊”诊区,构建院外家庭护理管理延伸以及“医护患”三者有机联动的现代医疗体系。

一出《致敬攀登者》的视频,将现场嘉宾拉回到了中大肿瘤医院发展的峥嵘岁月:57年前那个春暖花开的三月,经时任中共中南局第一书记陶铸同志亲自批复并由广东省政府拨款支持建设,依托中山医学院,华南肿瘤医院正式成立;随后,中山医学院肿瘤研究所诞生。院所合体,经过近半个世纪的风雨兼程,奋力开拓,筚路蓝缕,玉汝以成,终成就今天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段宇飞,黄埔区委副书记、区长陈勇等分别致辞,对新院区寄予殷切期望。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院长徐瑞华表示,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国家战略和人民对高质量健康服务的需求,医院将面向人民健康,一路攀登,真抓实干,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贡献中肿智慧和中肿方案,用实际行动向建党百年献礼。

值得一提的是,院所创办之时首任副院长——廖月琴教授是我国西医发展史上第一代护理学专家、新中国护理事业的先驱;同时,也是钟南山院士的母亲。为此,中山大学联合广东电视台,制作了纪录片《提灯四十载》,回顾廖月琴女士的一生,生动展现了一位护理专家的医者大爱和人格魅力。

而钟南山院士也通过视频,分享了对中大肿瘤医院的寄语。钟南山举例称,初步统计显示,如果能尽早体检筛查,明确诊断、及时手术,早期肺癌的10年生存率能达到90%以上。

“在消化道的肿瘤等方面,配合影像学等手段,能够早期发现一些消化道的肿瘤,从而早期进行干预,提高存活率,这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钟南山称,对于中晚期肿瘤,要进行综合性的精准诊治,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化疗,可以使病人的生活质量有很大的改善,存活的时间明显延长。

钟南山表示,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善于创新,建设了第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多种肿瘤疾病,特别是鼻咽癌的肿瘤学研究上有突出贡献。他希望黄埔院区的启用不但造福广东和全国的民众,还能形成一个与海外交流科研技术的平台。

原文链接: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6156605/6061487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