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何俊志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时指出,爱国者成为治理者是一个基本的政治伦理,也是世界各国通行的政治规则,“爱国者治港”更是香港基本法的核心所在。
“香港选举制度上存在漏洞,让反中乱港者有机可乘,导致香港政治制度运行偏离了基本初衷,政治局面、社会和经济状况都难以让人满意。”何俊志认为,香港当务之急是堵上这一制度漏洞,全面落实“爱国者治港”,方能为下一步发展提供基础。
▶谈“爱国者治港”
“爱国者治理”是各国通行政治规则
南方日报:您如何理解“爱国者治港”原则与“一国两制”的关系?
何俊志:邓小平早在1984年就提出“必须由以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来治理香港”。1990年制定香港基本法,“爱国者治港”也是其核心、从头到尾贯彻的原则。而坚持“爱国者治港”原则,是“一国两制”实践的重要保障。不贯彻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就会威胁到“一国”这个前提,“两制”也难以落实好,“一国”和“两制”无法实现有机结合。
南方日报:这种“爱国者治理”的规则是否我国独创?
何俊志:爱国者成为治理者是基本的政治伦理,也是世界各国通行的政治规则,是一个高度的共同认知。
▶谈影响
反中乱港者进入体制“揽炒”社会
南方日报:“爱国者治港”近期成为社会热议话题,是否因为该原则还没有得到全面落实?
何俊志:这个原则确实没有全面落实好。此时再强调“爱国者治港”,一是之前香港维护国家安全方面存在法律漏洞,这一点在香港国安法落地后已经堵上;二是香港选举制度本身的漏洞,让反中乱港者混入到管治体系中,来挑战“爱国者治港”和“一国两制”。
南方日报:如果“爱国者治港”不落实好,会给香港带来哪些影响?
何俊志:2014年非法“占中”事件以来,香港出现本土主义、分裂势力和黑暴。有反中乱港分子包括一些当选议员,主动勾结外部势力,甚至想通过“揽炒”社会、瘫痪港府,最终企图全方位争夺香港管治权。如果“爱国者治港”原则得不到落实,让极端势力有机可乘,最终还是让香港人的社会安宁、经济发展,以及他们所珍惜的自由和法治得不到保障。
▶谈补漏
填补选举制度漏洞为发展提供基础
南方日报:您认为要如何推进“爱国者治港”原则的落实,堵塞相关漏洞?
何俊志:现有选举制度需要堵塞的漏洞比较多。以香港立法会选举为例,其采用的是比例代表制,当选门槛比较低,有些选区名额多,让反中乱港的极端势力很容易挤入管治体系。他们在体制内放大极端反对势力的声音,其他阶层的声音无法充分表达、均衡参与,令外界误以为极端反对势力代表了香港,为其极端行动提供了空间。
这让香港的政治制度运行偏离了基本初衷,导致香港现在的政治局面、社会和经济状况都难以让人满意。所以香港需要进一步贯彻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堵塞选举制度的漏洞,完善相关延伸的问题,让选举制度回归设计初衷、社会运行回归有序,才能为香港下一步的发展提供基础。
原文链接: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21-03/04/content_79319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