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痛风患者已超过8000多万人,发病逐步年轻化,最小的患者仅13岁,而广东地区患痛风人数名列全国首位。超过50%的痛风患者为超重或肥胖,专家称之为“吃出来的病”。
痛风,是因血尿酸水平过高而导致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内而引发的一种疾病,沉积的结晶导致关节内和关节周围出现疼痛性炎症发作。痛风与嘌呤代谢有密切关系。嘌呤的摄入来源于饮食,经肝脏代谢转变成尿酸。正常2/3的尿酸经过肾脏由尿液排出体外,1/3尿酸经肠道由粪便排出。当体内尿酸过高时,超出人体排泄范围就会堆积在血液流至全身。痛风,多在夜间或清晨发作,出现关节剧痛,伴有发热,关节肿痛。以足部为例,尿酸从血液中析出形成尿酸结晶,结晶似刀子刮肉,让患者疼痛难忍。除了反复发作的急性关节炎,血尿酸过高还可并发肾脏病变等一系列并发症。
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副院长、肾内科主任郑智华教授提醒患者:痛风和高血压、糖尿病一样,目前还无法彻底根治,但及时治疗,痛风是可以控制的。痛风患者平时要少吃含嘌呤多的食物,常见高嘌呤食物有:动物内脏、红肉、海鲜等;少喝甜饮品,少喝啤酒,多饮水,每天保证2000毫升以上的饮水量,增加新鲜蔬菜的摄入,有助促进尿酸经尿液的排出。有规律的饮食和作息,多运动,严格控制体重。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肾脏病的痛风患者,要注意监测血糖和血压,避免疲劳和着凉,定期去正规医院复诊。
郑教授说:广东人爱吃海鲜喝啤酒,自然嘌呤摄入的就多,加上广东人喜欢煲老火汤,反复炖的汤中产生的嘌呤同样很多,长期高嘌呤饮食的广东人是痛风的高发人群。春节将至,与亲朋好友聚餐时,要注意控制饮食。痛风是个病,疼起来真要命。痛风患者不能放松警惕,远离疾病管住嘴。
原文链接: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rmh18348688/rmh18348688